近日,一场聚焦“新能源船舶配套需求”的船用干电阻行业峰会顺利召开,汇聚了船舶设计、电力设备制造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与代表,共同探讨了船舶电力系统升级与干电阻技术创新等关键议题,为新能源船舶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碳减排新规的强力推动,全球新能源船舶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到2025年,电动船舶、氢燃料船舶等新型船舶订单占比已超过35%。这一趋势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复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单机驱动模式正逐步被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所替代,船舶电力负载管理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干电阻作为船舶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配套设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干电阻不仅承担着负载测试、能量分配等传统功能,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例如,在电动船舶中,高容量电池组需通过干电阻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氢燃料船舶中,干电阻则用于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负载波动,以优化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尽管新能源船舶市场前景广阔,但船用干电阻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材料性能瓶颈、智能化升级需求以及标准体系缺失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与会专家提出了材料创新、系统集成与标准协同三大发展方向。推广非晶合金、纳米陶瓷等新型电阻材料,开发“干电阻+传感器+云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推动船级社、设备商、船厂联合制定干电阻性能测试标准,成为行业共识。
在峰会期间,鸣途电力凭借其自主研发的“智能干电阻系统”成为焦点。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宽电压范围适配,可满足电动船舶、氢燃料船舶等多种场景需求。其高安全性、节能降耗及强兼容性等核心优势,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鸣途电力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型新能源船舶项目,为绿色航运技术革新贡献了重要力量。
鸣途电力专注于船舶电力系统配套设备研发,其智能干电阻系统采用军工级防护设计与AI动态调控技术,可适配多种能源场景。产品已通过相关安全认证,支持宽温域运行,并在国内外多个新能源船舶项目中实现应用。鸣途电力的成功经验,为船用干电阻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