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电池厂商正积极探索新兴市场的潜力,尤其是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领域。赣锋锂业的相关人士透露,飞行器在爬升阶段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极高,因此高倍率、安全性更佳的固态电池在这一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主线——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及高安全性,恰好契合了飞行器对电池的理想要求。据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分析,锂电池新兴市场的核心在于技术的进一步升级,特别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研发。然而,她同时也指出,高性能无人机及其配套电池的市场空间相对有限,载人飞行器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预计未来5至10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无人机市场近年来增长显著,尤其在军工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在私人消费和农业领域尚未迎来爆发式增长。珠海冠宇年报显示,2024年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了95.92%,但这部分收入的具体占比尚未公开。欣旺达则表示,公司多年前便开始涉足无人机锂电池市场,产品根据客户对续航等性能的需求进行定制,目前主要采用软包电池。
尽管无人机产量高,但对电池的要求并不严苛,大部分与手机软包电池相似。张金惠指出,无人机性能各异,使用的电池类型也各不相同,软包电池因其轻量化优势而被广泛采用。市场上的电池已能满足大疆等小型无人机和农用无人机的需求,尽管可能无法达到理想性能,但已足够支持半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
与此同时,机器人赛道也备受瞩目。尽管电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尚显遥远,但已有电池厂商开始跨界布局。例如,比亚迪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旨在训练智能大模型和机器人交互相关的内容,同时也涉及无人驾驶方向。
相比之下,飞行器领域对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头部电池厂商纷纷宣布与飞行器企业的合作,并推出处于测试期的合作电池产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企业均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eVTOL被视为最有可能支撑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运载工具,然而产品认证过程严格且耗时。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低空经济的前景依然广阔。
以亿航智能为例,其EH216-S航空器在2020年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后,于2023年获得认证。尽管载人飞行器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亿航智能的营收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287%,尽管收入仅为4.54亿元。据称,电池在自动驾驶飞行器总运营成本中占比超过60%,显示出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重要性。
然而,张金惠强调,真正的高性能无人机和匹配的高性能电池市场空间有限。载人飞行器市场相对较小,电动飞机的发展之路更为遥远,对安全性和飞行距离的要求更高。由于市场量级不大,相关企业在采购电池时处于被动状态,只能挑选市场上相对最合适的电池。
尽管如此,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依然明确: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加安全、更快的充放电倍率。特别是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研发成为核心趋势。尽管飞行器电池可能并非电池厂商的发展重心,但动力电池厂商在推动技术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开发的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未来有望直接应用于载人飞行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