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 Max在搜狐汽车的高速续航实测中遭遇了意外的挑战。这款备受瞩目的四驱电动SUV,搭载了一块容量高达101.7kWh的电池,官方宣称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750公里。然而,在实际的高速公路行驶测试中,它的表现却远低于预期。
测试中,车辆载有两名乘客及必要的拍摄设备,模拟半载状态。空调温度设定在舒适的23-24℃,风速适中,胎压也按照半载标准调整至2.9bar。车辆在京郊高速环线上以接近限速的99.6km/h匀速行驶,出发前电池已充满至100%。
尽管测试条件看似理想,但小米YU7 Max的实际续航里程仅为492公里,续航达成率仅为65.5%。这一数据与小米官方宣传的80%-90%达成率相去甚远。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车辆电量降至11%时,首次发出低电量警告,但随后在电量降至8%至2%的区间内却陷入“静默”,未能及时提醒驾驶员剩余里程不足。
搜狐汽车的测试还显示,当表显续航归零后,车辆仅能勉强行驶9公里便完全断电。这一应急续航能力甚至不及该团队一年前测试的另一款小米车型SU7的一半。这与小米宣传的“冗余电量保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测试当天最高气温达到了30℃,这可能对车辆的电池性能和续航里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小米YU7 Max在测试中的表现仍然令人失望,甚至低于老款特斯拉Model Y在去年冬季的测试数据。
然而,测试并非全然负面。小米YU7 Max在快充方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使用400kW的超充桩,车辆仅需37分钟即可从0%充满至100%,在5%-70%的电量区间内,更是以300kW的功率快速补能,仅需14分钟即可完成。这一表现被评测团队誉为“当前版本的教科书级快充”。
但与此同时,测试也暴露了车辆的能耗问题。用户端实际电耗高达22.1kWh/100km,远高于车机系统显示的20.2kWh/100km。这一差异可能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和充电成本产生影响。
小米汽车官方此前曾宣称,小米YU7在多家权威媒体的续航实测中均排名第一。其中,在汽车之家的测试中,小米YU7的续航达成率高达93.9%。雷军也曾表示,自己亲自驾驶YU7参与长途路测,从北京到上海一天直达,全程仅充电一次。然而,搜狐汽车的这次高速续航实测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一测试结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电动车续航评价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测试机构在不同工况、环境和驾驶习惯下得出的续航结果大相径庭。厂家在宣传时往往倾向于展示最优场景下的数据,而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因此,对于电动车的续航表现,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结合自身的使用需求和场景进行综合考虑。真正的标杆,不在于实验室里的数据,而在于用户日常行驶的每一公里中的真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