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新能源车“领航员”:自驾出口,驶向国际舞台

   时间:2025-07-20 08:15: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今年上半年,该领域的产销量双双迈过了690万辆大关,同比增幅均超过40%,出口量更是实现了75.2%的显著增长。在这一波出口热潮中,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作为连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重要陆路通道,其地位愈发凸显。

霍尔果斯口岸,一个与哈萨克斯坦仅一河之隔的战略要地,不仅见证了我国汽车出口量的激增,还孕育了一个新兴职业——新能源汽车“摆渡人”。这些“摆渡人”驾驶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穿越国境,将“中国制造”送往海外。

52岁的潘广德,正是这群“摆渡人”中的一员。自从事这份职业以来,他的护照上已盖满了出入境的印章,记录了他无数次往返于中哈两国的足迹。每天清晨,他都会从家中出发,前往汽车贸易公司领取新车,随后驾驶这些崭新的中国制造,穿越霍尔果斯口岸,将车辆交付至哈萨克斯坦的指定地点,完成验收后再乘坐跨国大巴返回国内。

在霍尔果斯口岸,得益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免签政策的实施,一种更为便捷、灵活的“自驾出口”通关方式应运而生。潘广德等“摆渡人”只需通过扫描企业提前在线上生成的专属二维码,便能在秒级时间内完成通关,大大提升了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简化了通关流程,也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

潘广德对这份职业充满热情与责任感。在每次出发前,他都会仔细核对车辆的通关手续,检查轮胎、外观和电量,确保一切正常后才安心上路。他深知,自己驾驶的不仅仅是一辆汽车,更是中国品牌的形象与声誉。

在霍尔果斯,像潘广德这样的“摆渡人”已有4000多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农民、牧民、务工人员,甚至还有跨境游的游客。他们驾驶着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穿梭于中哈两国之间,不仅传递着商品,更传递着友谊与信任。

对于潘广德而言,这份职业不仅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更让他为中国制造感到骄傲与自豪。每当看到自己驾驶的汽车在海外市场上受到欢迎时,他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与满足。他说:“我们所开的车都是中国制造,代表着中国的品牌形象。把车开到国外,对我们‘摆渡人’来说是一种自豪,也是一份责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