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激烈竞争中,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大战”正愈演愈烈。近期,微软被曝再度从谷歌深度思维(DeepMind)挖角,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紧张氛围。
据财联社报道,近几个月,微软已成功从谷歌深度思维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招募了大约24名精英成员。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谷歌Gemini聊天机器人的前工程副总裁阿马尔·萨勃拉曼尼亚的加盟尤为引人注目。他在谷歌工作了长达16年后,本周二通过领英宣布加入微软人工智能部门,担任副总裁一职。
谷歌深度思维的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在转投微软担任AI战略负责人后,也亲自从老搭档哈萨比斯领导的深度思维挖走了超过20名核心成员。这一举动无疑对谷歌的深度思维团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谷歌深度思维的多名关键人物,如工程主管索纳尔·古普塔、软件工程师亚当·萨多夫斯基以及产品经理蒂姆·弗兰克等,也纷纷加入了微软的阵营。这些高管的离职促使谷歌对其AI业务组织进行了重组,以应对来自OpenAI和Anthropic等新兴公司的竞争压力。
面对微软的挖角攻势,谷歌似乎表现得相对淡定。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有员工流失,但深度思维的员工流失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谷歌也从微软挖走了相当数量的研究人员,双方在这场人才大战中互有得失。
然而,微软的挖角行动并非孤立事件。全球科技巨头们正不惜重金争夺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例如,谷歌斥资24亿美元聘请了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首席执行官及其团队。而meta的挖角力度更是惊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曾透露,meta曾向自己的员工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
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尤为积极。他们不仅一周内挖走了OpenAI的8名研究员,还成功聘请了Scale AI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和GitHub前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更令人震惊的是,meta以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挖走了苹果前杰出工程师、苹果人工智能模型团队负责人Ruoming Pang。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在采访中解释了公司的人才战略。他表示,最顶尖的人才更看重资源和自由,而非管辖范围或头衔。因此,meta致力于提供强大的算力资源,以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扎克伯格强调,能够使用庞大的GPU集群已成为吸引顶尖人才的战略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上亿美元的薪酬包不过是“九牛一毛”。如果这些被挖角的人才能在人工智能人才战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么这笔投入无疑是值得的。毕竟,在“赢家通吃”的市场局面下,科技公司必须全力以赴抢占先机。
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科技巨头们不仅争夺的是人才本身,更是未来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这场人才大战还将持续升级,成为科技界的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