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仙工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叶杨笙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的最新进展。
叶杨笙透露,仙工智能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工业机器人迈向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他介绍了一款引人注目的展品——机器狗,并强调这款机器狗并非仙工智能自主研发制造,而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成果。
“我们为机器狗提供了核心的控制器,将我们在导航、规划和建图算法方面的专长与合作伙伴的底层机器狗运动控制相结合,从而创造出这款能够自主运行和自主导航的机器狗。”叶杨笙解释道。他进一步说明,这款机器狗无需遥控器,能够在环境中自主构建地图,并自主完成任务,类似于家庭中的扫地机。
叶杨笙还透露,仙工智能计划将这款机器狗应用于工厂的巡检和简单物料配送工作,与现有的自动叉车和搬运机器人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他强调,仙工智能此前专注于自动叉车和搬运机器人领域,而机器狗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机器人机队。
在谈到另一款展品——人形机器人时,叶杨笙表示这是仙工智能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从软件到硬件再到控制器均由公司独立完成。他介绍,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解决工厂中箱子的搬运问题,这是此前底盘式搬运机器人和叉车式搬运机器人所无法完全覆盖的领域。
“我们希望通过人形机器人实现这一环节的无人化和自动化,并逐步深化其功能,从箱子搬运扩展到更复杂的灵巧操作和智能模型升级。”叶杨笙说。他透露,仙工智能计划在未来逐步推出更多功能强大的人形机器人,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叶杨笙还提到了AI技术在机器人指令交互中的应用。他表示,仙工智能希望通过AI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让机器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任务分配和交互。他举例说,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机器人完成一系列任务,这种交互方式类似于给工厂里的叉车工下达指令,用户只需早上下达一次指令,机器人就可以独立完成一天的工作。
叶杨笙强调,仙工智能并不自己生产机器人本体,而是专注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控制器和算法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功能。
在采访的最后,叶杨笙还透露了仙工智能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将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所有产品中。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技术让机器人能够更方便地与人交互,降低使用难度和实施成本,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客户将仙工智能的产品应用于工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