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休闲零食行业风云变幻,几起重大事件揭示了该领域万亿市场规模下的复杂格局与深刻矛盾。量贩零食领域的两大巨头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战略合并,诞生的新实体鸣鸣很忙,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拥有的1.5万家门店和近400亿年营收,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这家盈利能力超过8亿的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其版图。
与此同时,高端零售代表山姆会员店却因上架好丽友派、溜溜梅等“便利店常见款”而陷入舆论风波,其260元的会员费价值受到会员广泛质疑,最终不得不紧急下架相关产品。这一事件不仅让山姆陷入信任危机,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会员制商超商品品质的讨论。
另一边,休闲零食领域的另一巨头良品铺子宣布控股权变更,武汉国资入主,开创了地方国资控股全国性休闲零食企业的先河。这一变动,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量和可能性。
零食很忙与山姆会员店的对比,凸显了当前休闲零食行业的深度撕裂。一方面,量贩店以“1.8元的矿泉水”等极端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山姆则以高品质和精选商品为核心竞争力,两者在同一市场中的碰撞,揭示了行业内部的巨大张力。
量贩模式企业的快速崛起,伴随着的是一场价格大战。中金公司和嘉世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食消费渠道中,量贩店占比已达37%,远超超市和电商。然而,这种价格竞争也带来了行业的阵痛。量贩店虽然业绩亮眼,但传统零食品牌却经营承压,来伊份、洽洽食品、良品铺子等知名品牌均出现业绩下滑。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价格竞争导致了行业集中度的下降,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一些量贩店为了维持低价,不惜压榨上游供应商,甚至导致部分工厂生产“偷工减料”的渠道特供产品。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模式,虽然短期内抢占了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却侵蚀了行业的利润基础,透支了供应链健康和渠道信任。
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也是休闲零食行业面临的一大困境。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报告,头部品牌产品重合度高达70%,这使得品牌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注重价格和便利性。
山姆会员店的风波,则进一步凸显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作为以“精选商品”为核心竞争力的会员制商超,山姆一直以其高品质和差异化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次上架“接地气”的产品却引发了信任危机,说明消费者对品质的定义已从“优质低价”转向“价值匹配”,愿意为高品质、差异化产品买单。
在此背景下,良品铺子引入国资力量,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良品铺子一直坚守品质底线,不愿放弃品质。然而,在“价格内卷”的竞争中,这种坚守却让良品铺子束手束脚。引入国资后,良品铺子将获得充足的资金和更直接的资源推动力,有助于其实现品质升级和战略转型。
良品铺子的选择,也代表了休闲零食行业未来的一个方向。面对行业的深度撕裂和价格内卷,企业需要通过品质升级和差异化竞争来赢得市场。无论是鸣鸣很忙的“性价比”策略,还是良品铺子的“品质食品”定位,都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自然、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高品质化已成为食品领域不可逆的趋势。良品铺子提出的“自然健康新零食”品牌升级,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响应。通过引入国资力量,良品铺子将有望率先完成从“产品竞争”到“供应链生态竞争”的战略升维,推动行业打破内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良品铺子如何在保持品质初心的前提下,与国资高效融合,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终端价格竞争力,推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将是其未来能否真正走出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