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技,这家曾被誉为A股“扫地茅”的科技公司,如今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昌敬因其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套现近9亿元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而陷入舆论风波,最终选择清空社交媒体账号,此举在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与此同时,石头科技悄然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意图在更广阔的资本平台上寻求新的突破。
近年来,石头科技的A股市值已大幅缩水近60%。在此背景下,公司决定赴港IPO,希望通过这一国际化资本平台,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并实现价值重估。然而,石头科技目前面临多重困境:主营的扫地机器人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寄予厚望的洗衣机业务曝出亏损与裁员风波,新能源汽车项目销量惨淡,以及昌敬“不务正业”的争议,这些都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背负着沉重的信任危机。
回顾石头科技的崛起之路,其与小米的深度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昌敬凭借对扫地机器人市场的敏锐洞察,于2014年创立了石头科技。2015年,公司获得顺为资本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并推出了首款“米家扫地机器人”,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爆款。然而,随着小米自建品牌战略的推进,石头科技也开始逐步“去小米化”,推出自有品牌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最终在2020年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股价一度飙升至历史最高点,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然而,如今的石头科技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尽管公司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出现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4%,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1.26%。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虽同比增长86%,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32.92%。毛利率的波动以及高企的营销费用,都凸显了公司在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的盈利压力。
在二级市场上,石头科技的股价自历史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行,总市值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近60%。A股增长空间有限,加上净利润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促使石头科技寻求赴港IPO。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尤其是昌敬的“套现”行为,更是将公司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昌敬在劝投资者耐心一点的同时,却多次减持石头科技股票,累计套现金额高达近9亿元。这一“双标”行为迅速激起网友群嘲,极大损害了昌敬的个人形象和公司的声誉。石头科技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早期投资的大股东也纷纷发起减持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除了创始人套现风波外,石头科技在多元化发展上的“不务正业”也饱受诟病。昌敬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和洗衣机业务,然而这两个项目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石汽车”销量惨淡,洗衣机业务则面临传统家电巨头的激烈竞争,毛利率远低于扫地机器人主业,甚至曝出大幅裁员的消息。这些挫折都让昌敬被投资人质疑“分心”和“不务正业”。
在主业扫地机器人面临众多品牌激烈竞争的同时,新业务的亏损和裁员进一步加剧了石头科技的经营压力和市场信心。此次赴港上市,石头科技能否获得港股投资人的青睐,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这家曾风光无两的科技公司,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