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沪上阿姨上市路:从快速扩张到增长瓶颈的反思

   时间:2025-07-30 20:35:52 来源:财经无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茶饮行业的竞争近期进入了更为激烈的阶段,众多品牌纷纷选择IPO作为新的战场。沪上阿姨,这家源自山东却以上海为名的茶饮品牌,也不甘落后,成功在香港上市,加入了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和蜜雪冰城的行列。

沪上阿姨的崛起之路颇具传奇色彩。创始人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于上海的一条弄堂里发现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奶茶店,这家店将奶茶与当地特色的血糯米相结合,激发了夫妇二人的灵感。他们决定辞职创业,将这一创新概念带回国内,结合五谷杂粮,打造出独特的“五谷奶茶”。2013年,沪上阿姨首家门店在上海开业,仅凭25平方米的面积,首日便卖出超过1000杯奶茶,首月营业额突破30万元。

不同于其他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沪上阿姨选择了北方和下沉市场作为突破口。从2014年开始,沪上阿姨迅速在山东、天津、河北等地扩张,凭借加盟模式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实现了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到2024年底,沪上阿姨的门店数量已达到9176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注册会员超过1.15亿人,GMV突破107亿元,成为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的第四大品牌。

然而,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盈利能力提升。沪上阿姨的单店销售额和盈利能力相较于茶百道等品牌存在明显差距。2023年,沪上阿姨的营收规模约为茶百道的六成,单店平均销售杯数也远低于茶百道。沪上阿姨的单店GMV也出现了下滑,从2023年的156万元下降到2024年的137万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沪上阿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

沪上阿姨的商业模式主要以加盟为主,通过向加盟商售卖原材料、设备和服务盈利。然而,这种模式下,沪上阿姨对供应链的掌控力相对较弱。沪上阿姨的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全部依赖第三方,导致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给加盟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也引发了一系列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了品牌形象。

尽管沪上阿姨在上市初期股价表现强劲,开盘即大涨68.49%,市值一度突破200亿港元。但短短几个月后,其股价和市值便再也没有突破上市首日的表现。这背后,除了市场竞争加剧的因素外,也与沪上阿姨自身的能力和战略选择有关。

沪上阿姨在市场竞争中更愿意做“简单而正确的事”,而非“难而正确的事”。例如,在供应链建设上,沪上阿姨没有像蜜雪冰城那样自建工厂和仓储物流体系,而是完全依赖第三方。这导致其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上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

沪上阿姨虽然面向C端消费者,但实际上做的是小B和B端的生意,即“供应链中间商”。这种模式在市场竞争加剧时难以为继。沪上阿姨的收入主要来自加盟商,其中食材销售占比高达80%以上。这种过度依赖加盟商的模式,使得沪上阿姨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沪上阿姨也尝试推出新的品牌和产品线,如沪咖和茶瀑布。然而,这些尝试并未取得显著成效。沪咖的单店日均GMV持续下滑,门店数量也在减少。这表明沪上阿姨在多元化尝试上仍需努力。

随着新茶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沪上阿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规模扩张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如何在供应链建设上取得突破?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主动性和灵活性?这些都是沪上阿姨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