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伦理指引出炉,明确责任主体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时间:2025-07-31 08:46: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自动驾驶领域迎来了一系列重要动态,预示着这一技术正加速向实际应用迈进。7月26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了《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设定了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超过5000公里,并期望L2和L3功能新车占比能超过90%的目标。

紧接着,7月23日,科技部发布了《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伦理指导原则。这一《指引》强调了“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核心理念,被视为主管部门对自动驾驶技术推广趋严、政策收紧的信号。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杨伟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指引》的发布对车辆智能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明确了责任主体的划分,还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执行的标准。杨伟斌认为,这不仅能促使厂家专注于技术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提醒驾驶员合理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随着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产业链各环节正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中信证券在研报中乐观预测,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因此受益。然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提醒消费者,目前市面上的智驾车型所搭载的大多为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而非真正的自动驾驶系统,消费者需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纪雪洪指出,随着我国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主管部门对驾驶自动化技术的政策将越来越精细化,更加注重落地细节。特别是在责任划分方面,《指引》对不同级别的驾驶自动化技术明确了伦理规范要求,使得责任主体从模糊变得清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车企在宣传中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存在夸大和过度营销的行为。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指引》明确要求,在发布重大研究成果时,相关主体应坚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避免片面夸大、隐匿风险,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表示,智能辅助驾驶应以“比人驾更安全”为目标,利用科技手段做到比用户看得更远、反应更快。他强调,即使这意味着要牺牲部分利润,也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针对当前智驾宣传中存在的夸大和过度营销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呼吁行业应统一自动驾驶名词,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误解。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指出,智能驾驶是一个泛概念,但真正需要区分的是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当前对这些名词的使用较为随意,约束有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汽车论坛上强调,当前行业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L2级辅助驾驶阶段,应慎用“L2Plus”等模糊表述,以免误导公众。他呼吁企业在车路云融合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迭代,而非过度包装概念。

面对政策的逐步收紧,车企们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担忧。蔚来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的发布进一步印证了蔚来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投入的方向,并强化了其信心。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也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智能驾驶的“星辰大海”属于脚踏实地的探索者,只有坚定投入、求真务实,才能将更可靠、更安全的智驾体验带给用户。

尽管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L2级自动化组合辅助驾驶阶段,距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通过循序渐进的研发和大量的软件训练,自动驾驶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他们也强调,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