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州宾馆内,一场聚焦全球汽车产业目光的媒体沟通会隆重举行。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核心管理层首次集体亮相,身后“新央企 新长安”的主题背景板熠熠生辉。
就在前一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全新的汽车央企已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头版报道。这不仅标志着一家企业的重大组织变革,更被视为国家在汽车产业新一轮竞争中布局的关键一步。
沟通会上,集团董事长朱华荣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开篇,为新长安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他提出,新长安将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实施一系列清晰而进取的战略计划。
新长安明确了2030年的奋斗目标:整车产销冲击5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力求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不仅考验着企业的产品能力,更考验其体系能力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新长安将聚焦三大战略计划: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同时,朱华荣宣布,未来十年,新长安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用于构建一个从底层研发到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
新央企的身份赋予了新长安资源整合的高效性。朱华荣感慨道,新集团成立后,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仿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技术与产品方面,新长安预判未来新汽车将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未来五年,公司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多款年销量预计达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这种密集的产品攻势旨在快速抢占细分市场,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研发成本。
长安备受关注的固态电池项目已提上日程,预计今年底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同时,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也已布局,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新长安的成立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现代化新重庆的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在重庆的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新长安将义不容辞地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带动重庆汽车产业“聚链成势”,吸引更多全球顶级供应商来渝设厂。
新长安还是重庆打造西部“科创高地”的重要力量。公司设立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正成为重庆吸引顶尖科研力量的磁场,有力推动重庆向前沿技术策源地进阶。
在全球化方面,新长安与重庆的开放战略同频共振。随着“渝车出海”的开创性举措,越来越多的“重庆造”汽车走向世界。新长安将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助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新长安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一家企业的新生,更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强劲的新变量。从“合并求大”到“分立做强”,新长安树立了央企改革的新典范,为国有体系内最具创新潜力的企业提供了成长为全球领军者的机会。
同时,新长安将激活产业竞争的新动能,成为一条凶猛的“鲶鱼”,倒逼市场参与者加快创新,将竞争焦点从价格内卷转向技术和品牌的更高维度。长期来看,这将提升整个行业的活力。
新长安还将夯实中国汽车产业科技自强的根基。通过更有力的资源整合,带动核心电池、车规级芯片等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朱华荣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有更多话语权,必须有央企的责任担当。”随着新长安的启航,这艘承载着大国造车梦想的“新旗舰”将在全球产业的竞技场上,为中国工业争取核心位置与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