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告业变迁:人才断层与Freelancer兴起的双重挑战

   时间:2025-07-31 17:32: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广告业,一个曾经充满浪漫与开放性的行业,如今正面临人才结构与作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前蓝标首席创意官蔡祥的一篇笔记,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共鸣。他感叹,广告业的基本功传承似乎已断裂,行业失去了往日的“家长式依靠”。在一次四代同堂的聚会中,他发问:年轻人,究竟去哪了?

蔡祥的笔记不仅触及了年龄问题,更揭示了行业传承链条的断裂。他提到,资深创意人大龙(龙杰琦)对自己培养的97年文案倍加珍惜,甚至表示,如果她离开,自己的公司也将难以为继。这一细节,与姜茶茶在文章中调侃的广告公司裁员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裁员少见,因为90%都是自由职业者和实习生。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如同镜子般映照出广告行业人才结构与作业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资深创意人极力挽留少数年轻人;另一方面,自由职业者的数量却在暴涨。这种变化背后,是年轻人不愿再扎根于传统广告公司,而广告公司也不再坚持稳定雇佣,灵活用工逐渐成为“新常态”。

然而,这种“新常态”究竟是行业自发的先进工作方式,还是被迫的妥协?答案并不明确。数字化、AI等技术因素常被视作行业巨变的推手,但这只是表面解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预算逻辑的转向、组织结构的瓦解、人才培养机制的断裂,以及甲乙双方信任关系的稀释。

在经济上行期的广告业,曾以其开放性和浪漫感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就能在广告业闯出一片天地。奥格威、华杉、小马宋等人的故事,在行业里流传多年,激励着无数追梦人。那时,广告业不仅提供物质回报,更给予年轻人成就感和归属感。熬夜后的作品和荣誉,是他们身份认同的象征。

然而,随着预算逻辑的转向,甲方不再为“故事”买单,而是追求ROI。商业目标逐渐取代了品牌故事,广告行业的创意光环逐渐褪色。如今,刷屏的广告片已难得一见,大部分作品只在品牌私域账号和行业网站里默默存在。年轻人看清了这一趋势,纷纷转向短视频、直播间、品牌内容部等离钱更近、回报更快的地方。

自2013年以来,超过50所高校撤销了广告学专业,全国范围内仅剩233所本科高校保留该专业。即使这些学校,招生计划也在大幅缩水。专业的撤销,不仅减少了行业的人才供给,更放大了行业的不确定感。年轻人入行后,发现努力与回报不再成正比。项目周期缩短、返工率提高、执行链条被层层审批拖慢,而人的精力消耗却在成倍增加。

中生代的处境同样尴尬。他们在行业黄金期积累经验,却发现自己成为“夹层”,既无法再往上走,也很难往外走。他们只能在中低端岗位成为自由职业者,与更年轻的一代相互内卷。广告门旗下的有单APP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找Free”的需求同比暴涨106.9%,首次超过“找代理公司”。

越来越多的项目被拆解成更细碎的环节,分发给外部资源完成。即便是中大型代理机构,也无法再靠内部人力吃下所有需求。蓝色光标曾宣布取消文案外包,以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但这只是个别案例,并未改变整体行业走向。大多数公司只能跟着调整,将人力和成本拆成最细的单元,以保证交付速度。

“打标型的Freelancer”成为行业外包的标配。比稿阶段临时组建“梦之队”,中标后再换上另一拨人跟进执行。这种情况,有的甲方心知肚明却选择视而不见,因为甲方自己也心虚。在招标时开出高额预算吸引顶尖团队,中标后再不断削减预算、加码交付。甲乙双方之间的博弈,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套路重重。

这种博弈看似短期内无懈可击,但长期来看,却让整个行业变得越来越脆弱。2022年奥迪“小满广告”的抄袭风波就是一个例子。作品不是全程由代理公司内部完成,文案执行环节外包给了自由职业者,公司内部为了抢时间追进度,审核机制形同虚设。最终,品牌信誉、代理公司公信力以及公众对行业专业性的信任感都受到严重损害。

当然,自由职业者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带来了灵活性,让优秀个体有机会在不同项目中释放价值。但任何机制一旦走到极端,总会带来代价。如果灵活用工从应急手段变成行业常态,组织的根基就会开始松动。行业赖以生存的“传帮带”机制正在被侵蚀。

奥美创始人David Ogilvy曾提出“教学医院”的比喻,强调经验传承的重要性。然而,如今连最重视传承的公司也开始放缓甚至放弃培养新人。新人缺乏稳定的带教,资深也失去了培养动力,知识循环断裂,组织文化瓦解。

在过去,广告行业有着近乎“师徒制”的职业路径。上一代人用几十年的积累为下一代搭建起点。然而,随着自由职业者模式成为常态,组织解体、项目拆散,人与人的连接变成一次性合作。资深创意没有动力带教,新人也没有机会学习,只能接到碎片化的执行任务。

这意味着行业赖以积累的方法论、价值观、职业伦理正在被切断。广告行业宝贵的“代际传承”,正在一点点消失在微信工作群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