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珠宝小镇企业借跨境电商SHEIN东风,年销售额破千万

   时间:2025-07-31 20:23: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番禺沙湾的一座会议大厅内,近期举办了一场聚焦“饰品出海”的跨境电商经营分享会,吸引了近百位卖家积极参与。会议结束后,卖家们纷纷聚集在会场前端,热烈讨论着跨境生意的热点问题,如如何将套装类或盲盒类饰品上架到SHEIN平台、下半年的产品开发重点,以及当前的备货策略等。相较于2024年产业带商家对跨境电商的初步探索,2025年更多卖家开始坚信精细化经营才是持续发展的正道。

一场场不愿落幕的跨境电商分享会背后,折射出产业带卖家积极寻求变革的新趋势。当前,国内时尚行业,特别是珠宝首饰领域,年产值已突破万亿大关。珠宝行业在外贸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珠宝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4.7%,达到358.3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以及汕尾、汕头等地,中国珠宝产业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将各个小镇紧密相连。身处珠宝首饰产业带的核心地带,可以亲眼见证这些传统珠宝企业如何通过跨境电商SHEIN,逐步建立起“按需供应链”的智能制造能力和跨境经营能力,让全球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珠宝自由”。

驱车前往广州东南方向的番禺大罗塘村,途中会经过一座巨型钻石形状的霓虹门框,这里便是被誉为“大罗塘珠宝小镇”的地方。当地巨幅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世界珠宝,番禺造”,彰显着这里的特色产业。回望历史,珠宝产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时广东开始发展金银珠宝的“来料加工”业务。在政策推动下,港澳企业带着精美的设计图纸和全球订单涌入广东,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和珠宝商前来寻求合作。

“前店后厂”的模式在当时盛行一时:港澳地区凭借贸易、语言等优势成为订单的前端接收地;而工艺精湛、劳动力丰富的珠三角地区则承担起加工制造的重任,各类珠宝饰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贸易的扩展,广州的大罗塘珠宝集聚区、沙湾珠宝产业园等产业经济圈逐渐形成,并进一步辐射到东莞、汕尾等珠三角地区,早期的加工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珠宝产业集群。

经过四十年的积淀,传统产业近两年迎来了新的变革。尚富顺等从“夫妻档”起步的创业者,最初对跨境电商知之甚少,但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新老客户都在探索这一领域。他们尤其看重SHEIN平台,因其拥有强烈的时尚属性、年轻且高粘性的消费群体,以及广泛的时尚消费覆盖。幸运的是,尚富顺早在2023年便在SHEIN开店,如今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

跨境电商对珠宝产业带的影响日益加深。首批入驻的商家发现,简单地将老款平移上架已无法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必须适应海外设计理念、品牌定位等。不仅在广州,东莞长安镇的不锈钢首饰、汕尾海丰县的银饰和彩宝、深圳的金饰等产业也经历了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的转型,不断向产业链更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走进番禺大罗塘村,看似不起眼的街道两旁隐藏着众多致富故事。许多年营收超千万的跨境创业者正是从这里起步,逐渐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尚富顺的珠宝厂便是其中之一,其展示的几百款热销产品遍布海外百余个国家市场。从曾经的工厂缩水到如今的规模扩张,尚富顺感慨跨境电商带来的转变,他的多款饰品在SHEIN上销量火爆。

尚富顺提到,以前做工厂时缺乏销售思维,而现在更注重选品和设计能力,以及了解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SHEIN平台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买手团队的指导到潮流趋势的捕捉,再到节日营销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帮助他实现了从“选品-生产-营销”的全链路增长。

跨境电商的“出海热”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向汕尾等二三线城市延伸,为产业链上游带来更多商机。在汕尾海丰县,珠宝首饰批发市场的广告招牌随处可见,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当地企业纷纷将跨境电商视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吴超的饰品工厂便是其中之一。通过与SHEIN的合作,他的工厂从分散的租赁厂房搬迁到自购的新厂区,年销售额稳定在2000万元以上。

吴超表示,以前与贸易商合作时生意缺乏稳定性,而现在通过SHEIN平台,他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SHEIN的买手团队为他提供了趋势赋能和数字化反哺,帮助他实现了从“订单时代”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随着全球珠宝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海外消费者对于新潮珠宝首饰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守在数字屏幕前,期待着更多闪亮新款的上线。而中国珠宝产业带的企业们,正借助跨境电商的力量,不断满足这一需求,推动产业变革的发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