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座舱专利报告:揭示2025年三大技术融合趋势

   时间:2025-08-01 02:52: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佐思汽研发布了《2025年智能座舱专利分析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智能座舱领域的发展前沿趋势。报告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新型座舱显示、座舱交互、舱内监控、信息娱乐、数字钥匙、智能座椅、智能音响以及全景天幕等八大类产品。

通过对这些细分领域的关键词检索、数据清洗和查重,报告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智能座舱专利数据集,并进行了交叉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当前智能座舱领域的专利特征,包括专利数量、分布、热门技术地图、主机厂及供应商的专利数量排名、特色专利跟踪以及各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专利总数已达到53673条,其中自2015年以来的专利总量为44267条,2021年以来每年新增的专利数量稳定在5000条左右。从专利类型来看,座舱交互和信息娱乐是智能座舱领域的两大重点,智能座椅、数字钥匙和座舱显示也是供应链企业重点研究的领域。

从申请人类型来看,供应商在智能座舱专利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专利数量占比高达57.1%,主机厂紧随其后,占比17.0%,大学和研究机构则占比13.0%。在供应商中,百度、博泰、惠州博越、德赛西威等企业拥有较多的专利数量;而在主机厂中,吉利、奇瑞、长安、东风和北汽等企业则在专利布局上表现突出。

报告还指出,智能座舱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融合、用户体验和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车联网、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趋势,通过打破算力、时空和功能隔阂,实现功能协同,构建全场景覆盖的座舱服务。例如,百度和长安等企业已经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智能座舱与AI技术的融合也正在重构人车交互模式。随着AI大模型的应用,座舱交互的智能化、主动化和情感化体验将进一步增强。例如,小鹏汽车和锦图计算等企业已经公开了基于AI技术的智能座舱相关专利。

场景化应用也是智能座舱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软硬件协同,车辆将能够主动感知、理解和响应用户需求,成为用户的“第三生活空间”。华阳、赛力斯和蔚来汽车等企业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报告详细分析了各类智能座舱技术的专利数量、排名和技术构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于主机厂和供应商来说,这份报告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智能座舱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