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Robotaxi行业下半场:基建与生态构建成核心玩家必备

   时间:2025-08-01 03:08: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Robotaxi行业正蓬勃发展,吸引着众多新玩家的加入。特斯拉最近宣布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当地民众只需支付4.2美元,便能体验由Model Y提供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布局,也预示着Robotaxi市场潜力巨大。

紧接着,哈啰出行也宣布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联手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Robotaxi运营平台的打造。这意味着哈啰正式进军Robotaxi行业,为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Robotaxi行业的竞争态势已悄然发生变化。特斯拉选择通过自有车辆搭载FSD系统独立运营,而多数玩家则倾向于合作共进。例如,从今年5月起,Uber陆续宣布与Waymo、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将它们的Robotaxi车辆接入平台。Uber还向自动驾驶公司Nuro和汽车制造商Lucid投资,进一步布局Robotaxi业务。

在国内,如祺出行也宣布启动“Robotaxi+”战略,旨在扩大与各地方监管机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及其他生态企业的合作,让不同技术路线、车型和算法系统的Robotaxi都能接入其平台运营。这一战略不仅扩大了Robotaxi的运营规模,还提升了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如祺出行还提出了“星火计划”,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进入100个核心城市,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并为此打造三级运维网络。这一举措被视为行业首个聚焦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运营基础设施网络,有望为全球更多用户带来安全、智能的Robotaxi服务。

随着Robotaxi行业从技术验证和试点运营阶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考验期,具备大规模运营能力成为关键。这一能力不仅能提升车队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还能降低运营和服务成本,推动Robotaxi商业化进程。而车辆硬件制造、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和用户触达能力也被视为支撑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因素。

因此,像如祺出行、Uber这样的出行平台,因其强大的平台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成为能够整合这四大能力的核心玩家。它们通过与自动驾驶企业合作,构建庞大的Robotaxi“朋友圈”,同时积极搭建运营基础设施网络,为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Momenta与享道出行合作,计划在上海打造L4级别Robotaxi车队;吉利智能驾驶中心也计划在曹操出行平台上运营Robotaxi业务。这些合作不仅扩大了Robotaxi的运营规模,还推动了技术的迭代和应用的落地。

随着Robotaxi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盛预计,中国Robotaxi市场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自动驾驶企业和出行平台纷纷提出商业化目标,并加大投入以推动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大规模运营能力、软硬件技术、车辆制造、用户规模等因素将成为决定Robotaxi行业下半场战局的关键。而像如祺出行这样的出行平台,因其全面的能力和前瞻性的布局,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