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海市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科技界的盛会——《2025中国·AI盛典》。这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型主题活动,以“相AI相生”为核心理念,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顶尖科学家、产业领袖和技术创新者,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趋势与未来挑战。
盛典的核心亮点之一,“AI解码时刻”,成为了全球AI专家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舞台。在这一环节,专家们不仅分享了AI技术的前沿进展,还就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精彩对话,不仅展示了全球AI领域的卓越智慧,也彰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开放合作的态度。
在关于“AI人才培养”的专题讨论中,图灵奖得主姚期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就AI人才的国际化交流、梯次培养及生态多样性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周伯文提出的AI时代人才培养演进模型,从“I型人才”到“T型人才”“π型人才”的转变,为AI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面对AI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伦理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与清华大学教授薛澜等专家,共同探讨了AI治理的有效路径。郑庆华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教育引导和法治规范建设,实现“攻”“防”并重,才能真正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社会。
“人工智能向善”的对话环节同样引人注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与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副局长Bilel Jamoussi等嘉宾,就技术中性背后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一致认为,推动“AI向善”需要全球协作、开源共享和伦理先行,并通过实际应用展现技术对人类的普惠价值。
盛典的另一大亮点是“2025年度发布”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郑纬民、王坚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揭晓了10位“2025年度AI人物”。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以他们的卓越贡献和创新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智慧碰撞的“AI解码时刻”到重量级的“年度AI人物”发布,《2025中国·AI盛典》不仅展示了中国AI生态的蓬勃生机,也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和创新灵感。这场盛会,无疑将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