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能眼镜展区成为了除机器人展区外另一大热门打卡地。步入二层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Rokid与XREAL两家智能眼镜厂商的黑白色调展位,设计极具未来科技感。相邻的,则是色彩鲜明的Halliday展台,转角处还可见到李未可的展位。
不论何时路过,这些智能眼镜展台总是人头攒动,队伍中男女老少皆有。有人戴上眼镜便能熟练操作,有人则在嘈杂环境中努力尝试语音交互。一位少年排队时,还不忘向母亲介绍AR眼镜与透明镜片AI眼镜的差异。
据眼镜展商工作人员透露,他们频繁参加展会,更多是为了品牌推广而非直接销售。Rokid此次展位的主题“百闻不如一见”,更是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家小型咖啡馆,让观众佩戴AI眼镜向外国柜员点单,亲身体验翻译、支付等实用功能。
智能眼镜行业近年来迅速崛起,Ray-Ban meta销量破百万的成功案例,以及国内外科技大厂与创业公司的纷纷入局,无疑加速了这一趋势。WAIC成为了观察智能眼镜行业发展的绝佳窗口,展现了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厂商们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改变用户生活的愿景。
智能眼镜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的探索期。尽管“百镜大战”的概念持续升温,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真正的竞争尚未到来。XREAL创始人徐驰表示,当前的行业热度更多反映了市场关注,而非技术成熟度,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智能眼镜大致可分为全息眼镜与AI眼镜两类,具体产品又因是否配备显示屏、摄像头等而有所不同。XREAL选择了AR眼镜路线,其展出的One Pro重量仅87克,佩戴后如真实屏幕悬浮眼前,适用于游戏、观影等场景。而Rokid则展示了轻量化AI+AR智能眼镜,采用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集成多种AI模型,支持翻译、问答搜索等服务。
李未可推出的AI眼镜则更侧重于轻量化,如AI音频眼镜City系列与AI拍摄眼镜View,创始人茹忆表示,优秀产品应做减法,重量控制在40克以内,旨在成为用户可佩戴一天的AI助手。而由moody核心团队孵化的Halliday,则采用了独特的隐形显示技术,镜片上不显示内容,而是在用户视网膜上成像。
在本届WAIC上,阿里巴巴的入局成为了智能眼镜领域的焦点。阿里发布了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并展示了完整产品形态。尽管现场未开放试戴,但仍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询问。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了阿里及支付宝生态,支持支付、导航、比价等多项服务,展现了巨头在智能眼镜领域的实力与布局。
除了阿里,国内其他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布局智能眼镜领域。百度去年发布了小度AI眼镜,接入文心大模型;字节跳动也被曝正在开发AI眼镜;小米则推出了售价1999元起的AI眼镜,支持拍摄与AI交互功能。然而,有智能眼镜初创企业高管表示,现阶段大厂更多是在占位,技术创新层面尚未有亮眼突破。
多位观众在体验多款智能眼镜后表示,目前尚无购买意愿,未来选购时更看重眼镜的实际功能与外观设计。智能眼镜行业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需克服诸多挑战,才能真正走进大众消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