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中大促的余温中,各大品牌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而今年的战场似乎有所不同。与以往唯GMV论英雄的时代不同,品牌商家们开始拥抱更加全面的经营策略,这从磁力金牛联合各行业举办的品牌嘉年华活动中可见一斑。
安踏、立白、伊利等头部品牌,在此次大促中不仅成交规模冲上了垂直品类的榜首,自营GMV实现了翻倍增长,更在核心客群上取得了百万级的增长。这些品牌的大场直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面开花,承接规模不断突破峰值。
在与磁力金牛行业运营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了这些品牌成功的背后逻辑——“品牌账本”的逻辑已经发生了转变。品牌商家们不再仅仅关注流量的获取和GMV的高低,而是开始针对性地解决经营问题,关注成交规模、5R人群资产,同时强调广告基建、大场直播场景定制、自播和店群矩阵的表现。
品牌型商家会结合平台大促的节奏来策划大场直播活动,以破峰为目标。在投放场景上,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全站推广”,通过这一策略在大促期间提高效率。同时,配合素材的追投,对潜力素材进行快速拿量,平台也会提供顶级资源助力。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转变,我们可以从四个“经营利器”入手:策略、工具、基建和资源。以立白、安踏和伊利等品牌为例,这些品牌在大场直播破峰的背后,都遵循了这样的共振路径。
首先,前置蓄水成为共识。品牌们在大促前加大投放力度,拉动潜在需求。但不同品牌根据自己的经营诉求,蓄水策略的重心也会有所不同。安踏注重全域经营,店群大场全面开花;立白则关注品效联动,精准获客,高效积累人群资产;伊利则全域种草提效,用优质内容打爆单品。
以立白为例,在大促前置蓄水期间,聚焦于代言人生日这一超级节点,发起挑战赛,通过全站素材追投和明星素材的引爆,品牌趋势话题热度飙升,播放量破6.5亿。这样的蓄水策略为后续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场直播抢收阶段,品牌们通过全域流量破圈撬动规模,定制大场直播抢收高潜客群。安踏以“全站直播+全站商品投流”快速提效,素材基建环比提升30%,品牌店群大场单天GMV破峰达800万+,环比膨胀94%。
而立白和伊利则通过定制品牌溯源直播,以产地势能提升品牌格调,并在官方直播间进行连麦提升品牌声量,达人带货带动GMV提升。伊利的“萌宠乐园牧场溯源”大场直播中,围绕直播场景设计夯实品质和信任,最终完成“稳流量节奏”和“低基数下播”,全店GMV达成86.4万,打破历史峰值。
除了大场直播的爆发,品牌们也开始注重平销期的稳定增长。从安踏多品类店群矩阵的表现、立白R3-R5人群规模的持续经营,到伊利强调通过爆发型大场带动日常销售增长,我们能看到品牌主们更加看重全盘的经营策略。
磁力金牛也积极推动基于AI能力所打造的“女娲数字人”,去补充夜间直播时长,承接场后自然流量,为店群平销期日播提供了可实现的、非堆人力的路径。这样的策略使得品牌们在大场后通过短视频切片的二次传播,拿到更多增量,平销期的小峰值叠加,最终推升大场直播表现。
在即将到来的818大促中,磁力金牛也推出了专项活动,为重点客户提供全周期增消激励牵引,助力品牌商家更好地冲刺销量。这样的策略不仅让品牌们在效率上得到提升,更在品牌的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们不仅要算效率的账,更要算品牌的账。只有沿着微笑曲线的左右两端(产品价值+品牌价值)爬坡,最终捍卫住自己的“价格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