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低空经济领域捷报频传,一系列创新成果和战略规划正引领该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8月3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远海石油平台上成功实现了物资运输飞行。这款名为“凯瑞鸥”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满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稳稳降落在距离海岸线15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也预示着海上物资补给模式的革新。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协调部副经理任永怡对此表示,与传统的船舶和直升机运输方式相比,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成本、速度、环保、舒适性及空间适应性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满足了紧急物资调度的需求,还为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深圳市发改委也发布了《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根据该方案,到2026年底,深圳将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多个业态。还将建成超过1200个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以上载人、载货飞行等低空商业航线,实现“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的低空快送服务。
方案还提出,到2026年底,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实现深度合作与跨行业协同,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自主可控。这将极大提升低空飞行器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低空经济领域,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为我国相关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我国的时的科技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的采购协议,订购了350架E20 eVTOL飞机,共同推进中东及北非地区的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化场景的商业化落地。这一国际大单不仅彰显了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实力,也为其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的三方合作协议,也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拓展。该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国家发改委在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上明确将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无疑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坚实的政策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局面。无论是海陆低空物流、城市快送服务,还是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新兴业态,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