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国外偷拍群组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群组聚集了十万余名参与者,利用针孔摄像头进行偷拍活动,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这些针孔摄像头被伪装成日常用品,如打火机、排插和电子钟等,其隐蔽性极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担忧。
尽管舆论对此类偷拍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但仍有不法分子顶风作案,继续在网上销售这类针孔摄像头。蓝鲸新闻的调查记者发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卖家打着科普黑产的幌子,通过私信或其他社交媒体渠道与潜在买家进行隐秘交易。
这些针孔摄像头的价格区间广泛,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卖家声称,他们的产品可以轻松改装成各种日常用品,只需简单操作即可远程观看高清视频。一位名为“安宝宝安防设备”的卖家展示了其销售的打火机样式针孔摄像头,外观与普通打火机无异,实则内置高清摄像头,支持远程观看和下载,像素高达4K。
另一位卖家“针孔世家”则表示,他们的针孔摄像头可以改装成插座、玩偶、路由器等多种款式,同样支持远程观看和下载。该卖家坦言,这一行存在风险,但只要不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做违法犯罪行为,就可以避免风险。然而,这种单薄的提醒对于防止针孔摄像头被用于非法目的来说,显然远远不够。
针对此类伪装式针孔摄像头的销售行为,法律专家表示,这是明确违法的。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韩骁律师和北京西东律师事务所的金琳律师均指出,这些针孔摄像头符合《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中的相关条款,销售者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韩骁律师进一步解释,销售者的行为还可能构成非法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销售数量巨大、销售范围广泛,还可能加重量刑。
这些改装针孔摄像头的易获得性也引发了担忧。卖家在交易过程中并未询问购买用途,这增加了针孔摄像头被用于非法活动的风险。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的林丽鸿律师表示,由于针孔摄像头的隐蔽性强,容易被用于偷拍、窃听等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持久而广泛的危害。
为了打击针孔摄像头黑产,法律专家建议从法律监管、技术防控和执法力度等多个层面入手。例如,要求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对关键词实施智能监测,对异常交易账户进行预警;在生产环节植入唯一识别码,便于追踪非法改装设备;在物流环节严格执行实名收寄和开箱验视制度,并与公安系统联网。
同时,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大对违法案例的报道和宣讲,使公众自觉抵制针孔摄像头黑产,共同维护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