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在海南布局41座换电站后,积极鼓励车主前往该地自驾游,并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分享了一系列自驾游攻略。其中,一位蔚来ET5T用户从长春自驾至海口的经历尤为引人注目。该用户通过蔚来APP规划行程,全程3500公里,计划换电13次,凸显了蔚来换电站网络的便捷性。
蔚来的换电站网络已相当发达,覆盖了9纵11横16大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平均每不到100公里就设有一座换电站。然而,蔚来ET5T的实际续航表现却引发了一些讨论。在3500公里的行程中换电13次,意味着每270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电池,续航达成率仅为49%,远低于官方CLTC标准续航里程550公里。
蔚来不仅ET5T车型面临续航争议,ES8和ES6等车型也有车主反映实际续航远低于官方标称。这些投诉或许存在夸大成分,但确实有不少用户认为续航不足是蔚来的一大短板。对于续航问题的原因,有观点认为蔚来车型配置丰富、车重大,以及风阻大等因素影响了续航表现。
蔚来董事长李斌在直播中谈及续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他认为增加电池容量虽然可以提升续航,但也会增加车身重量,对马路造成更大破坏。这一言论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人质疑其逻辑,指出乘用车对马路的影响远不及大型车辆。
事实上,续航焦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存在,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流的大电池加快充方案,另一种是蔚来坚持的换电路线。换电模式具有节省时间和电池统一管理的优势,但盈利难题一直困扰着蔚来。自2018年以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了3405座换电站,累计换电服务超过8000万次,但仍未实现整体盈利。
换电站盈利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高,包括设备、电池、电费、租金和人力成本;二是用户规模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蔚来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785,714辆,但其中很多用户享受终身免费换电服务,难以支撑换电网络的盈利目标。
不同品牌新能源车换电标准不统一,蔚来换电站主要服务于蔚来车主,限制了其用户规模的扩大。同时,快充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换电模式的优势。例如,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技术,据称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效果。
蔚来在业务布局上展现出了成为行业引领者的野心。不仅在换电站网络上投入巨大,还在研发费用上慷慨解囊。2024年,蔚来的研发费用达到130.37亿元,涉及芯片、电池、智驾等多个领域的自研。蔚来还推出了多个汽车品牌,覆盖不同市场细分,以及一系列高端服务,如免费换电、上门补胎等。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汽车销量领先和研发投入能够变现的基础之上。财报显示,蔚来仍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资产负债率高达92.5%。尽管蔚来在6月份交付新车24,925台,第二季度总交付量达到72,056台,显示出积极的增长势头,但要实现四季度盈利目标,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蔚来当前的目标是实现四季度单季度盈利,而换电模式尚未跑通商业闭环,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汽车销量的提升。蔚来需要在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出清阶段。
蔚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扭亏为盈,仍需时间验证。但无论如何,蔚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无疑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