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低空经济风起时,中直股份全产业链布局加速狂奔

   时间:2025-08-06 08:14:15 来源:飞鲸投研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低空产业正步入规模化发展的新纪元,这一趋势在国内尤为显著,得益于快速成型的低空产业链,为未来的商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作为先行者,计划在2026年前部署1200个起降点,专为载人飞机和快递无人机设计,旨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统,能够支撑上万架飞行器同时飞行。

与此同时,低空飞行器领域也迎来了诸多突破。亿航智能率先完成了全球首个载人eVTOL的全认证,不久后,峰飞航空的V2000CG也成为了全球首架拥有型号、生产和适航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飞行器。

预测数据显示,从2025年至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的规模将从1.5万亿元激增至3.5万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低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已蓄势待发。

在这条产业链中,eVTOL整机制造作为直面终端市场的关键环节,有望充分分享低空经济商业化的红利。在此背景下,中直股份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中直股份在直升机领域深耕多年,特别是在整合昌飞、哈飞两大总装厂后,已成为国内唯一覆盖从研发到批量交付适航整机全链条的直升机主机厂。其产品线涵盖了从1吨级至13吨级的全系列机型,包括在海上平台通勤中占比最高的AC311A轻型直升机,以及具备抗9级海况和-40℃高寒能力的AC313A大型直升机。

依托这些技术积淀,中直股份顺利从传统直升机领域过渡到无人机、eVTOL和固定翼通用飞机等低空飞行领域。在eVTOL方面,中直股份与中航研究院联合研发的AC-EV2000“雨燕”已在珠海航展上亮相,并完成了原理样机研制。2.6吨级倾转旋翼AR-E3000也成功完成了首飞试验。

为了全面布局低空经济,中直股份在2024年7月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募集了29.68亿元资金,旨在全面提升传统直升机、eVTOL和无人机的全链条能力。这笔资金被投入到多个项目中,包括用于补齐高速eVTOL所需的试验台和测试平台,以及景德镇、天津两大基地的建设,以保障eVTOL的定检和维修,锁定后市场利润。

然而,中直股份也面临着盈利能力方面的挑战。近年来,公司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的较低水平。这主要归因于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军用直升机,这些直升机所使用的钢材等原材料均为军规级别,价格远高于普通民用材料。由于全球钛合金、复合材料等价格波动上升,中直股份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高于营收增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直升机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年产量以百架计,难以像汽车或消费电子那样达到百万级的规模,导致每架直升机分摊的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军品业务采用成本加成模式定价,限制了公司的盈利弹性。

尽管如此,中直股份正站在军用与民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上,凭借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积极向高附加值的低空产品领域拓展。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直股份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逐步拓展其盈利空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