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乐普医疗转型之路:心血管龙头探索医美新赛道能否重生?

   时间:2025-08-07 05:07: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乐普医疗,这家曾在中国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近年来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之中。随着集采政策的实施和行业竞争加剧,乐普医疗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了惊人的80.37%,创下了自2009年上市以来的最差纪录。进入2025年,颓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下滑。

业绩的持续下滑,主要源于医疗器械和药品两大核心业务的双重打击。在医疗器械板块,冠脉支架国家集采使得产品价格降幅超过80%,乐普医疗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尽管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但医疗器械板块的收入仍然同比下降。而在药品板块,受“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影响,收入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现金流与债务压力同样让乐普医疗喘不过气来。应收账款高企,已逼近行业警戒值,同时有息负债也在不断增加。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等多项指标排名靠后。为了自救,乐普医疗管理层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大规模组织优化、裁员以及分拆子公司上市等。

在主营业务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乐普医疗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2025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进军医美赛道。这一消息公布后,乐普医疗的股价应声涨停,市场对公司的战略转型给予了初步肯定。

医美市场的快速增长和高毛利率吸引了众多药企入局,乐普医疗也不例外。公司不仅在医美领域拥有已获批的童颜针产品,还有多款在研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乐普医疗还具备渠道优势,已覆盖超过9000家各级医疗机构,这为医美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医美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同时,医美行业监管趋严,乐普医疗需要重建专业的医美营销团队和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医美业务短期内难以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柱,对公司整体营收的贡献有限。

除了医美领域,乐普医疗还在其他新兴领域寻求突破。在创新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MWN101注射液和治疗儿童近视的阿托品滴眼液等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在眼科器械方面,角膜塑形镜等产品的研发也在有序进行。这些布局体现了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尽管积极拓展新领域,但乐普医疗并未放弃其心血管医疗器械的核心主业。在冠脉支架集采冲击后,公司加速向高端创新器械转型,已获批多项新产品。结构性心脏病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丰富的研发管线储备和市场需求的基本面仍然支撑着心血管行业的发展。

“乐普系”资本运作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实控人蒲忠杰频繁分拆子公司上市,虽然可以盘活资产、提升估值,但也引发了关于资源分散、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质疑。这种资本布局要求管理层具备更强的跨领域协同能力和风险平衡意识。

展望未来,乐普医疗需要在多个维度同时发力才可能实现真正破局。改善现金流状况、提升产品商业化能力、优化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都是关键。同时,公司需要明确核心定位与发展路径,是继续做“心血管领域的专家”,还是转型为“多元化医疗健康集团”。管理层需要向市场清晰传达转型战略和阶段性目标,避免预期落差导致的股价波动。

乐普医疗的案例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变革期艰难转型的缩影。集采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迫使企业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乐普医疗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寻求突破。这种主动求变的态度对于身处逆境的企业尤为珍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