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轻舟智航:六年磨一剑,自动驾驶市占率登顶之路

   时间:2025-08-09 01:14:43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浩瀚星空中,轻舟智航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技术理念和坚定的商业化步伐,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家位于中关村的创新企业,从成立之初便将“安全”二字镌刻于企业基因之中,其办公区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无不透露着对技术安全与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安全在智能驾驶的价值排序里永远排第一。”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的话语掷地有声。今年5月20日,轻舟智航成功通过ISO 26262最高等级ASILD流程认证,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能再添一枚坚实的勋章。

在于骞看来,用户价值是驱动轻舟智航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他频繁提及这一理念,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于更好用、更安全、更舒适。这一理念贯穿于轻舟智航的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之中,成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回望轻舟智航的创业历程,2019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一年,自动驾驶行业步入寒冬,而于骞却毅然决然地从Waymo离职,携手团队创立了轻舟智航。他们起初聚焦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以Robobus(无人小巴)为切入点,探索商业化的可能。

联想创投作为轻舟智航的Pre-A轮投资机构,其首席投资官宋春雨对于骞及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首个“杀手级”应用场景,轻舟智航团队凭借其在Waymo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洞察,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先机。

2022年,轻舟智航迎来了一个标志性时刻——公司开始转向量产车业务。这一决策并非一帆风顺,内部曾有过激烈讨论。但于骞坚信,L4级自动驾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通过大规模量产和数据驱动的方式逐步逼近目标。这一战略调整,为轻舟智航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在上海车展上,轻舟智航发布了基于单颗征程6M芯片的端到端城市NOA解决方案,凭借这一创新技术,其智驾方案的总交付量迅速攀升,截至2025年3月底已超过60万套,在中国乘用车NOA市场以超过50%的市占率遥遥领先。

然而,量产之路并非坦途。轻舟智航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泊车场景复杂、工程能力挑战等诸多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大量积累场景数据,培养团队的工程能力和量产意识。经过不懈努力,轻舟智航终于实现了对理想等主机厂的量产交付,成为行业内首个达到50万级量产交付规模的智驾方案商。

在于骞看来,性价比并非单纯依靠节省成本来实现,而是通过平台化和技术创新来设计。轻舟智航的产品按照平台架构开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他们在模型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如运用虚拟摄像头技术和底层模型机制迁移等,进一步提升了性价比。

安全、舒适、便捷是轻舟智航的价值排序。他们在新一代端到端城市NOA方案中使用激光雷达,加强对特殊场景的积累和识别,确保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能。在与主机厂沟通时,于骞也会与客户深入探讨如何宣传智驾功能、保证用户安全,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主机厂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加看重成功交付的经验和务实精神。轻舟智航凭借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实力,赢得了越来越多主机厂的青睐。

面对未来,于骞深知轻舟智航仍处于从1到10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组织、技术、产品等各方面都达到极致,不能有丝毫短板。他坦言,随着公司体量的增大和视角的多元化,如何让员工们充分讨论后形成共识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但他相信,只要坚持用户价值导向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轻舟智航一定能够在自动驾驶领域走得更远、更稳。

在于骞的带领下,轻舟智航正以一种稳健而坚定的步伐,向着自动驾驶的未来迈进。他们深知,短期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有习惯延迟满足,才能在无人驾驶的征途中行稳致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