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显现:传统德系豪华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BBA)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挑战不仅源自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大潮,更在于中国市场智能化赛道的激烈竞争。
近期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德系三强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了12.3%的同比下滑,与此同时,搭载华为ADS 3.0系统的车型订单量却激增67%。这种鲜明的对比,在奥迪新推出的Q6 Le-tron家族和A5L车型配置中尤为明显。在这些车型的核心卖点中,华为提供的智能座舱、车机互联及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奥迪传统的MLB Evo平台则显得黯然失色。
一位德企中国区技术总监私下表示,这不仅仅是供应链层面的替代,更是整车价值体系的深刻变革。正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车企以“精益生产”模式给底特律带来冲击一样,如今,中国的宁德时代、Momenta、华为等企业,正以CTP电池、BEV感知算法、192线激光雷达等技术,重新定义着“豪华”的内涵,为斯图加特等地的工程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德国媒体用“再见,德国”来形容这次技术迁徙,而对于BBA而言,当发动机舱逐渐转变为算力中心,他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BBA三大品牌净利润均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滑,其中奥迪以37.5%的跌幅垫底,税后利润缩减至13.46亿欧元。尽管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2%,但因占比仅18%,无法弥补燃油车销量的下滑。
中国市场成为BBA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奥迪二季度在华销量同比下降,上半年累计降幅达10.2%。奔驰和宝马同样未能幸免,中国市场销量均出现显著下滑。奔驰更是遭遇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打击,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8.7%,创下近年来最差单季表现。
面对这一困境,BBA开始加速拥抱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三电及智能驾驶领域,他们纷纷与中国供应商展开合作,试图借助中国智能科技的力量重塑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例如,奔驰与Momenta合作开发针对中国路况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宝马则与阿里、Momenta合作,聚焦中国出行场景和用户需求,提供全场景领航驾驶辅助功能。
奥迪的合作路线略显分化,上汽奥迪与Momenta联手打造“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而一汽奥迪则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这一趋势表明,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正从生产制造本地化向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本地化转变。
中国市场正逐渐成为BBA的“创新引擎”。奔驰明确表示,中国已超越“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定位,成为其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试验场。从2025年起,奔驰将中国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研发中枢,本土研发战略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宝马则通过“全价值链本土化”深化在华布局,中国已成为其除德国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奥迪同样强化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能力。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表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创新速度是欧洲的3倍,这里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将研发周期大幅缩短。奥迪已将中国区项目提升至全球战略层级,所有关键决策需直接汇报至全球CEO。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豪华车产业的竞争范式已从“品牌输出”转向“本土反哺全球”。BBA在中国市场的这一转变,既是对中国供应链优势与市场活力的认可,也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