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4日A股市场突破3700点的背景下,投资者们不仅迎来了股市带来的直接收益增长,还见证了上市公司分红带来的隐形收益提升。尤其在证券行业,多家券商的分红力度与规模显著增强。
当前,券商2024年度分红实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多家券商如第一创业、华林证券、方正证券和西南证券的2024年全年分红力度较2023年有了显著提升,其中华林证券的分红规模更是达到了前一年的十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的制定速度也明显加快。截至8月13日,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制定了中期分红预案并提出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与2022年和2023年仅有少数券商进行中期分红的情况相比,2024年中期分红的券商数量大增至26家,且这一趋势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延续。
那么,哪些券商在分红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诚意呢?从每手分红规模来看,头部券商无疑更具优势。以2024年报分红为例,广发证券以每手40元的分红高居榜首,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和国信证券紧随其后,每手分红分别为37.7元、37元和35元。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和东吴证券的每手分红也在20元以上。
华林证券的分红增长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华林证券的分红总规模达到了1.08亿元,是2023年的十倍之多。同样,方正证券的分红规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2024年的分红总规模达到了8.83亿元,是前一年的四倍。西南证券、红塔证券等多家中小券商的分红力度也大幅提升。
近年来上市券商的分红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券商往往仅在年报时分红,而中期分红和季度分红较为少见。然而,在监管层的倡导下,2024年以来,一年多次分红的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增加。以中期分红为例,2024年进行中期分红的券商数量达到了26家,远超往年的数量。
在分红诚意方面,头部券商无疑更具吸引力。然而,从股利支付率来看,中小券商也展现出了不小的诚意。股利支付率超过50%的券商中,国联民生以80.04%的比例位居榜首,红塔证券和西南证券的股利支付率也分别达到了63.59%和61.76%。相比之下,头部券商的股利支付率普遍较低,如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的股利支付率维持在30%左右。
不过,高分红并不意味着高投资价值。分析人士指出,分红有助于提高股息率,提升券商对投资者的长期价值。但一次性分红规模大并不等同于投资价值高,分红力度应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业务架构和资金充沛度等综合考量。对于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后续展业资金投入需求低的上市公司,大规模分红更为适宜;而对于业务拓展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上市公司,分红规模过大可能会对展业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券商的业务架构也会影响其分红力度。例如,中金公司在科创板跟投等重资本业务方面投入较大,使得其资本金相对紧张,适宜分红的资金规模受限。而一些中小券商则更多聚焦于自营、资管等传统业务,这些业务对资本金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券商可以将更高比例的净利润用于分红。
券商分红力度的增强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机会。然而,在评价券商分红诚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非仅关注每手分红金额这一单一指标。投资者应根据券商的发展阶段、业务架构和资金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