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领域的激烈角逐中,一句充满张力的台词似乎映射了商战的火药味:“我苦候三年,只为那一线契机……我所失,我必亲手复得。”这句话,在菜鸟网络与多多买菜之间的最新对抗中,找到了生动的写照。
回溯三年前,多多买菜悄然布局“快递代收”业务,意图在快递末端市场分一杯羹。然而,当时的它既没有实体快递站点,也缺乏必要的运营许可。其策略却是“高额补贴+借船出海”,通过提供入驻补贴、包裹补贴、免费短信服务以及PDA、打印机等设备,成功策反了不少菜鸟驿站的加盟者。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冲击,菜鸟网络迅速作出反应,一纸诉状将多多买菜告上法庭,指控其不正当竞争,利用他人市场成果。尽管最终胜诉,但多多买菜仅以500万的赔偿平息事端,且在诉讼期间成功构建起自有驿站网络,实质上蚕食了菜鸟的市场份额。
电商之战,末端配送成为关键。菜鸟意识到,单纯依靠法律手段已难以遏制多多买菜的发展势头,必须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于是,近期菜鸟在多个城市对菜鸟驿站站长和经营者展开了“高额补贴”策略。以南京为例,不仅涵盖了多多买菜曾免费提供的短信服务和设备服务,还额外给予每件快递0.2元的补贴,时长半年之久。
“现在驿站已经换回菜鸟系统了,用起来更顺手,客户投诉也大幅减少。”南京浦口区一位菜鸟驿站站长表示,“按照半年的补贴来算,估计能多赚2万元,大型站点收益可能更多。”在如此诱人的条件下,不少驿站纷纷重回菜鸟旗下。
菜鸟此次反击,时机把握得极为精准。一方面,多多买菜承诺给站长的免费试用期大多已经到期,菜鸟的无缝衔接自然大受欢迎;另一方面,菜鸟的RFID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用户体验显著提升,漏件现象大幅减少。这也是菜鸟响应阿里集团整体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淘宝闪购、盒马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促使菜鸟加速抢占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菜鸟并未一味沉迷于与多多买菜的补贴大战。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菜鸟将战略重心转向“国际化与科技”。今年,菜鸟全球化业务整体占比已超过50%,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不久前,菜鸟更是宣布打通了中东海湾六国互发快递网络,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壮举的物流公司。
相较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虽然挑战重重,但对菜鸟而言却蕴含着更大的机遇。中国电商渗透率已接近饱和,但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电商渗透率仅为10%-20%,提升至30%、40%是大势所趋。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菜鸟,有信心以优质的服务和性价比服务海外客户,而多多买菜尚未具备海外拓展的能力。
在国内市场激烈争夺的同时,菜鸟在海外市场大展身手,正默默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