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近日发布了其2025/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表现强劲,营收达到了1362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这一成绩刷新了历史同期的记录。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的净利润也实现了22%的增长,达到了28.16亿元。
具体来看,联想的各个业务板块均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的营收为973亿元,同比增长了17.8%。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营收更是大幅增长了35.8%,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的收入也增长了19.8%,运营利润率高达22.2%,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公司核心利润引擎的地位。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人工智能(AI)为公司的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指出,AI已经成为联想在智能终端、智能基础设施以及智能解决方案与服务这三大业务领域共同的市场增长引擎。数据显示,搭载AI功能的PC已经占据了联想PC销量的近三分之一,AI手机也成为其手机业务的主要增长点,而AI服务器业务的增长尤为迅猛,出货量同比激增了155%。
尽管业绩亮眼,但联想的ISG业务仍面临盈利压力。最新财报显示,该业务再次陷入亏损。杨元庆在财报沟通会上坦言,为抓住AI算力需求激增的机遇,联想必须在ISG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包括尖端技术研发、大客户深度定制以及新市场开拓等方面。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计算在整个业务中的占比仍然较小,因此联想需要大力投入,不仅要专注于产品研发,尤其要关注大型客户的个性化开发,还要投资于市场拓展和新客户获取。
面对盈利压力,杨元庆表示联想将通过规模效应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来破局。他回顾了ISG业务的成长历程,从2015年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时的年营收约40亿美元,到如今已经跃升至2024/2025财年的160亿美元。他强调,联想将坚持“有效的ODM+业务模式”,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拓展客户群,以实现长期回报。
针对美国即将对中国电子产品加征30%关税的问题,杨元庆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关税对PC市场应该没有直接影响。他认为,当前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Windows 11服务终止倒计时与企业级换机潮的叠加效应,二是AI PC的普及速度远超预期。他解释说,Windows 11可能在今年年底停止服务,这使得不少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加快了换机节奏。2020年、2021年疫情期间是PC购买的高峰期,如今许多设备已到了换机周期,企业用户的需求尤为突出,这将进一步推动换机潮的到来。
对于AI PC的市场表现,杨元庆直言市场低估了其爆发力。他表示,AI PC的销售量大大超过了原定目标,目前已经占据了PC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在中国市场,AI笔记本的渗透率达到了27%,AI功能的周活跃用户超过了40%,这有力证明了AI已经成为用户深度接纳的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