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主自嘲“精打细算”,油车车主笑而不语:这是人的本能

   时间:2025-08-16 09:24: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过半数,标志着这一领域正式迈入主流。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物仍带有一定的“新鲜感”,部分消费者仍视其为汽车行业的“异类”,坚持认为燃油车才是正统。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仍未能完全取代燃油车。

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纷纷反映,自从驾驶新能源汽车后,他们的消费观念似乎发生了转变,变得更为“精打细算”。这种变化与驾驶燃油车时的豪放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位车主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曾驾驶一辆3.6L六缸轿车,油耗颇高,城区行驶每公里成本接近1元。尽管每次加油花费近500元,但他并未感到过分心疼,6年间行驶了8万多公里。然而,自2022年底购入增程式电动车和纯电车后,他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尽可能地让增程车以纯电模式行驶,哪怕是高速行驶或疲劳时,也会坚持为车辆充电。对于纯电车,他更是对充电站的价格差异十分敏感,哪怕只有一毛钱的差价,也会选择更便宜的充电站。

这位车主发现,不仅他自己,许多其他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有类似的消费习惯。即使是驾驶高端车型如问界M9的车主,也会为了节省一点费用而精心挑选充电站。这一行为常常成为油车车主嘲笑新能源汽车车主的一个话题。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其实是人的本能反应——趋利避害。油车车主之所以没有这种苦恼,是因为油价在同一地区内基本统一,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每当油价上涨前夕,加油站前排队加油的盛况,其实与新能源汽车车主挑选便宜充电站的行为如出一辙,都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

因此,新能源汽车车主自嘲“格局变小”,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驾驶插混和增程车型时,他们可以选择更多地使用纯电模式来降低油耗成本;而对于纯电车,选择电价更低的充电站则能进一步降低行驶成本。这种本能的选择,正是人性中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所驱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