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载人登月之旅迈出了关键一步。2025年8月15日,下午3时整,伴随着轰鸣巨响,长征十号在专为载人登月任务设计的工位上成功完成了其首次7机静态点火试验,整个测试过程持续了30秒,结果令人振奋。
此次试验不仅标志着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一次重大检验,还为其后续的低空飞行测试及更深入的试验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火箭采用的独特设计——一字并联3根5米直径箭体,搭载7台YF-100K系列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其中3台具备双向摇摆能力,另外4台固定,共同提供了接近900吨的海平面推力,展现了强大的运载能力。
长征十号的这次静态点火,不仅是火箭技术的一次实战演练,更是中国航天工业实力的一次彰显。为了确保火箭各系统间的协同工作,地面试验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国已拥有支持千吨级推力发动机试车的先进设施,但火箭地面试验与实际飞行环境仍存在差异。因此,长征十号团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力求使试验条件尽可能贴近真实飞行状态,包括利用“牵制释放”技术将火箭固定在发射台上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长征十号的发射塔架设计也进行了创新。不同于以往火箭发射塔的回转平台设计,长征十号的发射塔没有设置用于安装回转平台的转轴铰链。这一改动不仅简化了发射塔架的复杂度,提高了设备的抗风能力,还表明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加工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理论上可以实现快速转运并发射,大大缩短了火箭在塔周期。
文昌航天发射场为支持载人登月工程,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新增的推进剂库区、航天器厂房等设施,为长征十号及其配套的梦舟飞船、揽月着陆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发射场的载人登月工位还将承担梦舟飞船的最大动压逃逸试验,为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长征十号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后续试验的逐步推进,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将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梦想,向着月球进发,开启中国载人登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