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及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显著增长。
财报显示,小米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2272.49亿元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的1644亿元相比,增幅高达38.2%。这一强劲增长不仅体现在总营收上,毛利也实现了46.2%的增长,达到515亿元。
运营利润方面,小米上半年实现了265.62亿元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7.5%。期内利润和扣非后净利也分别增长了146.3%和69.8%,达到227.66亿元和215亿元。
具体到第二季度,小米营收达到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2%,这是小米连续第三个季度营收突破千亿大关。毛利和经营利润也分别实现了41.9%和128.2%的增长。
在业务构成上,小米的营收主要分为手机×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两部分。第二季度,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55亿元,虽然同比下降2.1%,但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大幅增长44.7%,达到387亿元。
互联网服务收入也实现了10.1%的增长,达到91亿元,其中境外互联网收入贡献显著,达到30亿元。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尽管上半年家电行业价格战激烈,但小米凭借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大家电业务的量价齐升。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成为小米增长的新引擎。第二季度,该分部收入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34%,占小米总营收的比例已提升至18.3%。小米汽车业务在第二季度交付了81302台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30万台,经营亏损也大幅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将实现单季盈利。
卢伟冰还透露,小米首款SUV车型YU7发布后市场反响热烈,开售后3分钟大定就突破20万台。小米对全年交付35万台汽车的目标充满信心。
在研发投入方面,小米也不遗余力。据小米集团副总裁、CFO林世伟介绍,2025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其中约四分之一将投入AI领域。小米自研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已经实现规模量产,并获得了市场好评。
截至财报发布日,小米股价为52.4港元,市值达到1.3637万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对小米未来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