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满载着令人瞩目的业绩亮点,每一句话都透露出新的高度。
在第二季度,小米集团实现了1160亿元的总营收,以及108亿元的经调整净利润,两项数据均刷新了历史记录,标志着小米在财务表现上的又一次飞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米汽车业务的迅猛增长。在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了81302台车,同比增长近200%,环比增长7.2%。尤为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小米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与理想汽车并肩,位居新势力品牌交付排行榜前列。自上市以来,小米汽车总交付量已超过30万台。
财务数据显示,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在第二季度达到了26.4%,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不仅超越了特斯拉和理想汽车,也接近了尚未发布财报的赛力斯,显示出小米汽车在新势力中的领先地位。小米汽车业务的营收在第二季度达到了206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17.8%,同比大幅增长。
小米集团上半年的整体财务表现同样强劲。总营收为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为227.66亿元,同比增长146.3%。在研发投入方面,小米集团Q2的研发开支为78亿元,同比增长41.2%,上半年总研发投入达到144.8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将达到300亿元。
小米汽车业务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高端化市场切入的战略以及平台整合能力的发挥。小米汽车第二季度均价达到25.4万元,同比增长10.9%,部分得益于高端车型SU7 Ultra的交付。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的高毛利率,一方面源于其成功的市场定位,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长期经验,使得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模块化、标准化的平台整合能力。
卢伟冰还透露,小米汽车的营业费用在第二季度达到了59亿元,主要用于研发、销售和管理等投入。尽管目前小米汽车仍在亏损,但卢伟冰预计,随着小米YU7的上市和二期工厂产能的爬坡,小米汽车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
小米汽车的快速成长,不仅体现在销量和毛利率上,更在于其对小米集团整体财务表现的拉动作用。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综合毛利率为22.5%,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业务26.4%的高毛利率。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的爆品模式,以及将平台化、标准化做好的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
卢伟冰还透露了小米汽车的海外市场布局计划。他表示,小米将在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继续沿用在国内的成功打法,将爆品模式和平台整合能力带到欧洲,挑战汽车工业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