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播客平台自2020年3月推出首个公测版本以来,已走过五个年头。尽管官方自2022年起每年发布年度大赏,并从2024年开始发布年度趋势,但关于平台内容的详细数据分析却鲜有公开。近日,一位热心用户基于偶然获得的7万余条样本数据,对小宇宙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小宇宙的内容流量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幂律分布特征,即少数内容吸引了大量流量,而大多数内容则鲜有人问津。具体而言,收听量超过10万的内容仅占不到1%,收听量在1万至10万之间的内容占比也不足10%,而接近60%的内容收听量甚至不足一千。这一发现让人颇感意外,原本以为在小宇宙上获得千次以上收听已属不易,实则门槛远比想象中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样本数据中,有一条内容的收听量超过了100万,这便是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S6E9 鲁豫对话陈果 | 命运无常,我有常》。这条内容的火爆程度,无疑进一步印证了平台上内容流量的极端不均衡。
在内容类型方面,小宇宙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尽管平台的营销和用户界面分类略有差异,但大体上可以将内容归为九大类。然而,用户侧的分类被指出存在一些问题,如类别过多可能导致用户操作成本增加,以及“动漫游戏”这一类别的命名不够吸引人。
更有趣的是,分析发现“娱乐与群聊闲谈”类内容在收听量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收听量超过10万的内容中,“娱乐与群聊闲谈”占比最高,略高于30%,远高于“对话与访谈”等其他类型。这一发现让人不禁思考,小宇宙是否正在逐渐娱乐化。
从收听时长来看,“对话与访谈”和“娱乐与群聊闲谈”同样是小宇宙的两大支柱。这两类内容不仅数量多、听众广,而且每条内容的时长也相对较长。因此,它们无疑是小宇宙平台上最容易被识别的标签。
分析还发现内容时长与收听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收听量越大的内容,其时长也往往越长。这一发现或许意味着,那些能够持续吸引听众的内容创作者,更有信心和能力制作更长的内容。
尽管此次分析的样本量达7万余条,但相对于小宇宙平台上的海量内容来说,仍只是冰山一角。因此,样本的代表性无法完全确定。然而,在缺乏类似公开数据分析的情况下,这位用户的分析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小宇宙平台内容的一些有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