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智行,这家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扶持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作为智能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斑马智行的上市之路备受瞩目。
斑马智行的股权结构中,阿里巴巴持有41.67%的股份,而上汽集团则持有32.9%。然而,这一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斑马智行与两大股东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据统计,上汽集团为斑马智行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而斑马智行每年向阿里巴巴的采购金额也超过了2亿元,占其总采购金额的一半以上。
在资金募集方面,斑马智行表现出色。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完成了多轮融资,总金额超过40亿元。其中包括2019年12月的12.18亿元融资,由先进制造基金、云锋基金等机构参与;2021年7月的30亿元增资,由阿里巴巴、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完成;以及后续的几轮融资,分别由上海国和斑际、国寿科创、南京一汽等机构参与。
然而,就在上市前夕,斑马智行的首席财务官夏莲却选择了离职。更令人惊讶的是,夏莲在离职后公开对斑马智行的现任管理层提出了质疑。她表示,自己离开的根本原因是不看好公司的业务发展,并指出斑马智行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长并未达到预期。同时,她也表达了对上市圈钱行为的不屑,并批评了某些高管的人品与行径。
从财务数据来看,斑马智行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尽管其营收在近年来有所增长,但亏损额却持续扩大。招股书显示,斑马智行在2022年至2024年间的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而亏损额则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斑马智行的营收为1.36亿元,亏损更是达到了15.82亿元。
斑马智行的主要业务包括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数字交通解决方案。其基于自研的AliOS打造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与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十余个汽车品牌合作,覆盖了40多款车型和100多万辆智能汽车。然而,尽管业务范围广泛,斑马智行却面临着研发投入大、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导致其盈利能力较弱。
在股权结构方面,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通过多个子公司持有斑马智行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等公司持有41.67%的股份及37.09%的投票权;上汽集团则通过上海赛为、嘉兴瑞佳等公司持有32.9%的股份及35.48%的投票权。斑马智行还设立了股权激励平台,为部分员工提供了持股机会。
从客户结构来看,上汽集团是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为其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同时,阿里巴巴也是斑马智行的重要供应商之一。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虽然为斑马智行带来了业务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其关联交易的风险。
面对上市的压力和内部的问题,斑马智行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何在保持与两大股东合作关系的同时,降低关联交易的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是斑马智行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