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全国决赛激战正酣,探秘机器人仿真训练场如何练就搬运高手

   时间:2025-08-25 09:03:18 来源:光明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安徽合肥,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拉开了帷幕,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100所高校的200多支队伍,携带着32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赛。这些机器人在没有人为遥控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的“全自主”环境识别能力,在多地形通行、智能避障以及高效搬运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比赛场地精心设计了模拟真实工业环境的场景,挑战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导航、绕过障碍、平稳穿越复杂地形,如碎石路、减速带、台阶以及上下坡等,以检验其行走能力。同时,机器人还需准确识别目标货物并将其搬运至指定位置。与其他机器人赛事不同的是,本次比赛中的机器人完全依靠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完全摆脱了人为遥控的束缚。

清华大学参赛选手李炯烨表示,本次比赛的许多项目设置都源于工业生产实践,参赛过程让他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工作正在为实际生产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让他倍感振奋。

作为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本次比赛围绕工业、家庭服务等真实场景需求展开,涵盖了大型、中型和小型双足机器人,引入了具身智能、开源鸿蒙等前沿技术。比赛重点考核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图像识别以及路径规划等方面的技术能力,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从过去专注于运动性能的开发,逐渐向大脑能力的实际应用转型。

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席孙立宁预测,从明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将规模化进入市场,特别是在工业工厂、公共场景以及公共安全领域,并逐渐拓展至康养和家庭应用,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体验。

据了解,人形机器人行业正迎来规模化落地的元年,预计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的销量将首次突破1万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在比赛现场,除了紧张刺激的赛事外,还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表演。十几个机器人身着不同领域的制服,分别扮演了外卖员、农夫、环卫工人和厨师等角色,生动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未来丰富的应用场景。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两条主流技术路线——“基于模型”和“基于学习”正在不断深度融合。前者以其标准化和可控性高、执行任务精准而著称;后者则以其拟人度高、动作灵活流畅见长。这种融合使得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在赛场旁,一个正在打太极拳的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动作稳定、流畅,宛如真人。这正是“基于模型”和“基于学习”两条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体现。另一边,一个疾速奔跑的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它姿态协调、步履矫健,速度可达每小时7.2公里。大赛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比赛的赛项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从注重小脑控制平衡运动性能向AI大模型方向发展。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刘宇飞表示,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在逐渐将大脑方向的技术赋能给人形机器人,使其变得更加智慧。根据市场行情预测,人形机器人2025年的全年销量将突破1万台,同比增长125%。

为了探寻人形机器人快速进步的秘密,记者探访了机器人仿真训练场。这里首次对媒体开放,体现了研发团队对机器人性能进化程度的自信。穿过工业风格的走廊,记者来到了仿真训练场,这里机器人数量众多,科幻感十足。记者近距离观察了机器人,发现其头部的摄像头相当于眼睛,中间的激光雷达可以在黑暗中精准识别环境,躯干内则是主机板和关键元器件,负责控制平衡和四肢驱动。

工程师们日复一日地对机器人进行训练,从最初的绳索保护到现在的自由奔跑,机器人已经打通了大脑、小脑和身体,实现了感知、决策和控制的一体化能力,能够自主完成更加高难度的任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