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这家以售卖艺术品般精致玩具公仔而知名的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面对海外消费者对高昂价格的疑问,店员们总是自信地回答:这些不仅仅是玩具,它们是艺术品。
在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眼中,公司的本质是一家艺术公司。这些看似小巧的玩具公仔,实则凝聚了艺术家们的心血与创意。它们超越了工业产品的范畴,成为了具有情感连接的艺术品。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收藏行为自古以来便存在,从古老的兽牙项饰到现代的艺术玩具收藏,都在证明着艺术品的永恒价值。
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展现出了显著的溢价能力,部分产品的海外售价比国内高出了一倍有余。根据最新半年报,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增至70.3%,海外销售占比的提升是拉动毛利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净利同比大增近4倍,营收同比增长超2倍,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40%,美洲地区更是实现了十倍增长。
泡泡玛特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更在于其重视人的价值。在制造效率总有极限、成本压缩空间有限的当下,泡泡玛特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力与情感连接,为产品赋予了高附加值。这种创造力与情感连接,是科技产品所无法替代的。正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宝可梦等经典IP,它们能够穿越周期,长期保持稳定的营收。
泡泡玛特与艺术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雇佣或项目合作,而是更深度的分成合作。公司更像是一个艺术家的“经纪公司”,为艺术家提供长远的商业规划与保护,同时将最大的创作自由交还给艺术家本人。这种对艺术家创造力的尊重与耐心,是泡泡玛特能够持续孵化出高附加值IP的根本保障。
在“性价比”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泡泡玛特的反内卷之路显得尤为独特。它坚持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原则。在IP运营上,泡泡玛特注重长期的挖掘和运营,而非批量复制。这种克制与聚焦,让IP得以长红。在门店拓展上,泡泡玛特坚持直营,并严格控制开店速度。它更注重门店体验,将每一家店都打造成品牌与消费者情感交流的关键场域。
泡泡玛特的IP如LABUBU和MOLLY等,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文学或动漫支撑,却依然能爆火全球。这种现象颠覆了传统IP的孵化路径,证明了视觉风格独特、情绪表达精准、具备社交传播力的新符号,完全可能在全球市场中自发生长。这些IP没有复杂的世界观,而是通过外形、气质、情绪符号来完成意义投射,成为了纯粹的视觉与情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