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师群体中,霍静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脱颖而出。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副教授,她不仅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的佼佼者,更是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杰出研究者。
霍静的学术之旅始于南京大学,她在那里完成了博士学位,并专注于探索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前沿。她的研究领域广泛,尤其在具身智能和AIGC应用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洞察力。她带领团队成功构建了首个“真人艺术漫画数据集”,这一成果如今已成为该领域公认的评估基准,彰显了她在艺术创作与AI结合方面的深厚功底。
在校园中,霍静以温文尔雅的形象著称。她总是面带微笑,言辞温和而条理清晰,温柔的外表下隐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她将科研报国的理念深植于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霍静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已逾十年,她的研究重点聚焦于AIGC和具身智能两大前沿方向。在AIGC领域,她敏锐地捕捉到了AI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潜力,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上罕见的大规模真人艺术漫画数据集,数据量远超同类公开数据集,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具身智能领域,霍静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她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针对多模态大模型的机械臂进行了持续优化,提升了指令理解和末端抓取控制等能力。这些成果不仅拓展了智能机械臂的应用潜能,还与西门子、宝马、华为等国际知名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推动了智能机器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化落地。
除了卓越的科研成果,霍静还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她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人工智能》和《新型机器学习》等核心课程。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她在基础知识之上引入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具身智能等新领域新技术,使课程内容与前沿研究紧密相连。同时,她还严格要求学生脚踏实地,通过布置产业界前沿课题作为课后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AI本质的理解。
谈及科研之路的初衷,霍静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她回忆起高中时期观看的一部名为《人工智能》的电影,其中机器人男孩与人类母亲建立深厚情感联结的情节深深触动了她,激发了她对AI领域的浓厚兴趣。从本科到硕博期间,她始终追随内心的热爱,致力于计算机视觉等方向的技术研究,从未动摇。
霍静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认为,扎实的科研能力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而强大的工程能力则是将解决方案转化为现实的关键。她希望继续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攻克更多技术难题,做出具有影响力的开创性成果。同时,她也期望能够激励更多学生勇闯创新难关,为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