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底捞业绩下滑,管理层直面管理短板,外卖与新品牌能否成救命稻草?

   时间:2025-08-28 06:12:27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火锅巨头海底捞近期面临着业绩下滑与舆论风波的双重挑战,其2025年上半年财报揭示了公司经营的严峻形势。

数据显示,海底捞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07.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6%。集团的核心经营利润为24.08亿元,同比减少了13.96%,归母净利润则降至17.59亿元,同比降幅达到13.72%。这是自2022年中期疫情扰动后,海底捞再次遭遇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困境。

海底捞在财报中坦诚地分析了业绩下滑的原因,指出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翻台率的下降以及创新模式初期的调整也对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管理层在财报中表达了自我反思,承认业绩下滑反映了管理层在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并承诺将持续努力进行改进。

从具体业务来看,海底捞的核心——火锅餐厅业务表现不佳。截至2025年6月,海底捞经营着1363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在中国大陆有1299家,港澳台地区23家,加盟餐厅41家。尽管上半年新开了25家自营餐厅和3家加盟餐厅,但由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关闭了33家经营不善的餐厅,导致餐厅总数略有减少。

海底捞餐厅的运营效率受到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变化的影响,整体翻台率降至3.8次/天,去年同期则为4.2次/天。接待顾客总数也有所下降,从去年的超过2亿人次减少至1.9亿人次。尽管顾客人均消费从97.4元微升至97.9元,但餐厅经营收入仍同比下降9%,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下降至89.8%。

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海底捞开始对现有门店进行改造升级,推出了夜场主题门店和鲜切主题门店等多种场景和主题。管理层表示,改造后的门店翻台率有所上升。

与堂食业务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达到9.28亿元,同比增长59.6%,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4.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下饭菜”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的快速发展,该业务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并呈持续增长趋势。

然而,尽管外卖业务和其他新品牌业务有所增长,但海底捞的第二曲线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外卖业务和其他餐厅经营的收入合计占比仍不足8%,无法完全抵消火锅主业的收入降幅。同时,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成本和租金等相关开支的刚性压力也未明显缓解,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在业绩承压的敏感时期,海底捞又遭遇了舆情危机。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家海底捞外卖服务中收到了侮辱性回复。这一事件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对海底捞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海底捞方面迅速回应,表示已启动专项调查并报警处理,将坚决追究任何涉嫌违规操作、损害顾客权益的行为的责任。

目前,该舆情事件的最终定性和对海底捞业绩的具体影响尚待观察。但无疑,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海底捞所面临的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