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大模型的崛起为AI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窗口。在这场变革中,云计算不再仅仅聚焦于资源供给,而是向“资源+开发型云服务”转型,企业对云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从单纯的“降本增效”转变为追求直接的业务价值创造。
百度智能云作为这一转型的先锋,其执行副总裁沈抖在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指出,企业的AI云正从成本中心转变为新型的利润中心。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企业上云的目的已不再是简单地节省成本,而是希望通过云上的AI能力解决业务难题,创新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以百度千帆企业级AI开发平台为例,该平台已吸引超过46万家企业用户,累计开发超过130万个Agents。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百度智能云在AI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企业对AI云服务的强烈需求。
根据IDC报告,百度智能云在中国AI公有云市场上占据了24.6%的市场份额,连续六年位居榜首。在对话式AI、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领域,百度智能云同样表现出色,稳居市场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百度智能云在AI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
百度智能云自诞生之初就秉持“云智一体”的战略理念,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发,这一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实践。百度智能云迅速跟进大模型趋势,推出了文心大模型系列,并凭借全栈布局优化,完成了从“云智一体”到“智能优先”的架构跃迁。这一跃迁不仅提升了云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更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重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算力方面,百度智能云升级了百舸AI计算平台至5.0版本,为AI训练和推理打造了一个高效的“智能工厂”。这一升级不仅提升了算力和推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使得大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百度智能云还推出了千帆4.0平台,这一平台不仅是百度AI能力的集中输出口,也成为企业构建Agent、落地大模型应用的一站式操作系统。
千帆4.0平台提供了超过150个模型,涵盖了深度推理、视觉理解、视觉生成、语音等多个领域,确保了企业和开发者可以第一时间用上最先进的模型。平台还发布了一系列自研行业专精模型,如慧金金融行业模型、VL视觉理解模型等,这些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千亿参数的大模型。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百度智能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MaaS(模型即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成为AI云厂商的重要发展方向。百度智能云通过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AI云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在招投标市场上,百度智能云的表现同样抢眼。2025年上半年,百度智能云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中标金额,稳居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数量和金额的“双第一”。在金融、能源、政务、制造等重点行业中,百度智能云也持续领跑,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百度智能云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通过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的深度合作,百度智能云为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保障和开发效率提升。这一合作不仅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也为具身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百度智能云将继续秉持“智能优先”的战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未来,百度智能云将继续在AI云领域深耕细作,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AI云服务,推动云计算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