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简称“中国人保”)在交出了一份市场认为“超预期”的半年报后,于8月28日举行了中期业绩发布会。会上,公司管理层详细回应了市场关注的多个热点问题,包括非车险业务的“报行合一”、寿险新业务价值变化、长期股票投资策略以及股价表现等。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财产险综合成本率降至95.3%,达到近十年同期最优水平。同时,人身险新业务价值、总投资收益和集团合并净利润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总投资收益达到415亿元,集团合并净利润则为359亿元。优异的业绩也推动了股价的上扬,上半年中国人保A股创下近六年新高,H股创上市十三年新高,中国财险更是创下上市二十二年来新高。
在业绩发布会上,股价表现成为热议话题。赵鹏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值管理,通过提升经营能力和业绩来推动估值提升。他强调,好的股价离不开坚实的业绩支撑,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作为财险行业的领头羊,人保财险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同样引人注目。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达到33.5%,稳居行业第一。净利润方面,同比增长34.4%,达到235亿元。在非车险业务上,公司积极推进“车+一切”服务模式,随车个人非车险业务渗透率提升至77%,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针对即将落地的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透露,自2025年3月起,金融监管总局已就此问题多次征求行业意见,并召集相关主体进行座谈。目前,具体落地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中,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四季度落地。于泽表示,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非车险业务,提升财险行业的内生能力。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于泽介绍,人保财险已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的三步走策略,于2025年初成功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成为行业首家在境外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险企。上半年,该项目已承保香港地区中国品牌新能源车辆超千台,当前赔付率好于预期。公司还在泰国实现了业务首单落地,海外车险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寿险业务方面,人保寿险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同比增长14.5%。新业务价值达到49.78亿元,可比口径下增长71.7%。其中,银保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同比增长107.7%。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推进降本增效以及严格落实“报行合一”等措施。
在银保渠道合作方面,肖建友介绍,人保寿险已与近90家银行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上半年实现了新单期交保费和出单网点数量的明显增长。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大银保产品创新力度,并聚焦年金险、终身寿险等高价值产品,以改善年期结构、提升五年期及以上业务占比。
人保健康上半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51亿元,增长49.6%;新业务价值38.37亿元,同比增长51%。肖建友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推进,健康险业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投资方面,截至6月30日,中国人保投资资产规模超过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同比增长42.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公司高度重视长期股票投资工作,并将继续加大资金入市力度,优化权益投资策略,以提升主动投资管理能力。
才智伟透露,人保集团已获批长期投资试点额度100亿元,并积极推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工作。目前,该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已正式成立,并将以A股为主,重点关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稳定股息回报和较好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