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的当下,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移动混合能源电站作为融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多元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型供电装备,凭借其快速响应、智能调控等特性,在应急抢险、偏远地区供电、大型活动保障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成为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关键技术载体。
随着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技术标准体系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一瓶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正式启动《移动混合能源电站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该标准将系统规范设备性能参数、安全要求、测试方法等核心指标,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技术指引。
为确保标准兼具技术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性,编制组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参编单位。此次征集重点覆盖能源投资运营商、系统集成商、锂电池储能供应商、光伏设备制造商、分布式能源企业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旨在汇聚行业顶尖智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规范体系。
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将获得多重战略机遇:其技术成果将直接融入国家标准文本,显著提升行业话语权;通过深度参与标准研讨,可精准把握技术演进方向,优化企业研发布局;标准编制过程搭建的权威合作平台,将助力企业对接顶尖专家资源,拓展高端合作网络;更重要的是,通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标准,企业将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中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根据要求,参编单位需组建专业团队全程参与标准起草、技术论证及审定工作,提供典型应用案例与实验数据支撑,并严格履行技术保密义务。此次标准编制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制定过程,更是产业生态重构的重要契机,有望推动中国移动混合能源电站产业向技术标准化、产品模块化、服务系统化方向升级。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多像移动混合能源电站这样的创新解决方案。此次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将汇聚产业链各方力量,通过技术共识的凝聚与产业规则的重塑,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开辟新路径,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