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新型碳纳米管薄膜材料耐高温达2600℃

   时间:2025-08-31 09:05:40 来源:IT之家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的一支科研团队宣布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基于碳纳米管的薄膜材料。这种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极其出色,能够承受高达260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远远超越了当前大多数隔热材料的极限。

在航空航天、能源及高温工业领域,设备往往需要面对远超熔岩温度的极端热量挑战。例如,航天器重返大气层、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飞行过程,以及反应堆的高温运行环境,都对隔热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隔热材料大多在1500摄氏度以上就会失效,无法满足这些极端条件下的需求。

科研团队深知,理想的隔热材料不仅需要能够阻断固体传导、气体传导和热辐射这三种传热方式,还必须具备耐极端高温、轻量化以及结构稳定等特性。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终于利用超定向碳纳米管薄膜(SACNT-SF)制备出了这种新型隔热材料。

这种新型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当复杂,首先需要培育出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随后,研究人员通过精细的操作,像抽丝一样从中拉取出薄片,并通过巧妙的堆叠或缠绕方式,将这些薄片组合成多层结构,最终形成一种超轻、多孔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团队的研究发现,这种设计巧妙的材料在阻断热传递方面表现出色。在固体传导方面,虽然碳纳米管本身导热性能优异,但在这种多层结构中,热量需要垂直穿过多层而非沿碳纳米管方向传递,这大大增加了热量传递的难度。材料内部的大量空隙也减少了声子(振动能量粒子)的传播路径,从而降低了固体导热率。

在气体传导方面,由于材料内部的孔隙尺寸极小,气体分子难以在其中自由移动或发生碰撞,这使得气体传热作用大幅减弱。而在热辐射方面,碳纳米管本身具备出色的红外光吸收与散射能力,能够有效阻隔热辐射。研究团队还通过调整各层薄膜的堆叠角度,进一步优化了热辐射的阻隔效果。

测试数据显示,这种新型材料在室温下的热导率极低,仅为0.004瓦/(米・开尔文)。即使在2600摄氏度的超高温下,其热导率也仅为0.03瓦/(米・开尔文),远远低于常用的高温隔热材料石墨毡在相同条件下的热导率。该材料还表现出出色的稳定性,在室温与2000摄氏度之间反复循环310次后,性能仅下降5%。同时,其轻量化优势也十分明显,密度仅为5-100千克/立方米。

这种碳纳米管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贴合不规则形状的物体表面。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实现了宽度达550毫米的薄膜规模化生产,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制备出数百米长的卷材。这种新型材料的出现,将为航空航天、能源以及高温工业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用于航天器、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喷气发动机的隔热保护;在能源领域,核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等也能借助其提升安全性能。它还可应用于窑炉、熔炉等极端制造场景,以及对体积和重量要求严苛的电子设备中。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正在为这种材料添加防护涂层,以使其能在开放空气环境中使用而不发生氧化,从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