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大旅游景点游人络绎不绝,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
随着暑期档的来临,“考后经济”与开学季的购买热潮相叠加,电子产品市场迎来销售高峰。在南京的一家大型电器商城内,大学生们纷纷前来选购新学期的“装备”。一位学生表示,趁着国家补贴和门店优惠,打算更换一台更高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据商城负责人介绍,进入暑期以来,3C数码产品的销售增长迅速,特别是在“818”促销期间,长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在旅游方面,红色旅游和“乐园经济”成为今年暑期的两大亮点。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经过维修改造后重新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在这座巨大的石碑前驻足沉思,感受伟大抗战精神。与此同时,上海乐高乐园也在今夏正式开园,迎来了客流高峰。园区内,各种游乐设施色彩缤纷,巨型乐高人仔“搭搭”更是成为游客们的打卡热点。“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等新型旅游方式也备受追捧,成都、上海、广州等城市在举办热门文体活动期间,场馆周边的酒店及景点搜索热度均大幅攀升。
电影市场同样表现不俗,今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6亿元,观影人次超过3亿,创下新高。暑期档期间,共有100余部影片上映,涵盖了历史、动画、喜剧、动作、战争等多种题材类型。国产影片表现尤为抢眼,《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历史剧情片广受好评,国产动画电影也大放异彩。为了优化观影体验,多部影片推出了IMAX、CINITY等多个版本,吸引了众多影迷前来观看。
除了传统的消费领域,新兴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涌现。在北京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一场名为“七夕心动奇妙夜”的交友专场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该购物中心还推出了15分钟妆造体验、DIY烘焙工坊等互动体验项目,将传统商业空间转化为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在长沙,小剧场话剧、脱口秀演出等文化消费活动也备受追捧,成为年轻人新的打卡方式。在重庆和杭州等地,无人机光影秀、快闪首店等新型消费场景也层出不穷,不断激活消费新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暑期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得益于供给侧的不断创新和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未来,随着线上线下消费的深度融合和新型消费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