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化浪潮的汹涌而至,众多汽车品牌纷纷调整其内燃机研发蓝图。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特别是欧7标准的出台,无疑给内燃机的生存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大众、通用等汽车巨头纷纷摒弃了“直接跨越至纯电动”的激进策略,转而倾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或传统混合动力技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车企在法规遵从与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
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昂的电池成本与充电设施的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两大瓶颈。在此背景下,车企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内燃机的角色与价值。
丰田汽车便是坚守内燃机阵营的典范。该公司推出的1.5升及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在燃油效率与排放控制上表现出色,更具备高度的灵活性,能够适配多种驱动形式与布局。丰田的策略是将这些发动机与电动化系统深度融合,探索内燃机与电机、电池等部件的最佳协同方式,同时积极研发适配合成燃料等替代能源的技术,旨在提升内燃机的脱碳潜力。
面对电动化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与部分消费者对传统驾驶体验的偏好,丰田并未急于放弃内燃机,而是致力于突破技术瓶颈,满足市场对更高效、高性能内燃机汽车的需求。这一战略定位,无疑为那些对纯电动转型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AMG与宝马等豪华品牌也在内燃机领域持续发力。AMG计划于2027年推出新一代V8发动机,以延续这一经典动力单元的魅力,尽管该品牌已涉足纯电动领域,但对V8发动机市场的忠诚与需求仍持乐观态度。宝马则坚持“选择的力量”战略,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内燃机等多种动力形式,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对电动化进展缓慢地区及内燃机偏好群体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保时捷等品牌同样在内燃机领域进行了战略回调。奥迪曾宣布停止内燃机研发,但鉴于纯电动转型速度未及预期,现已转而聚焦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保时捷则通过优化V8发动机效率与积极投资合成燃料研发,力求延长内燃机的生命周期,并探索氢内燃机等新技术路径。
在美国市场,通用汽车近期宣布向纽约州布法罗市的发动机工厂投资8.88亿美元,用于生产高性能V8发动机,这一决策反映了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的现实,以及内燃机在短期内仍具重要经济价值的考量。
现代汽车集团同样对内燃机战略进行了调整,重新设立了内燃机研发专属团队,以应对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与维持内燃机及混合动力汽车盈利能力的挑战。特别是在欧7排放标准即将实施的背景下,现代集团正加速新型发动机的研发,以确保内燃机在短期内继续扮演现金流支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