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之下,各行各业正经历着颠覆性的变化,而年轻劳动力,特别是22至25岁的青年群体,正首当其冲地感受到这股变革的力量。根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一年龄段的工作者正面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示着劳动力市场的全面转型。
科技界的几位领军人物,包括特斯拉与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以及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对于这一趋势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未来的最佳工作机会或许并不在地球上,而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星际旅行和探索将成为现实,为人类开辟全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其中,奥尔特曼尤为乐观。他预测,到2035年,毕业生们或许将直接进入星际旅行领域,探索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他描绘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未来图景,在那里,最吸引年轻人、回报最高的工作将远离地球。奥尔特曼甚至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推动星际探索,还能解决地球上的资源限制和社会问题。
马斯克则以他一贯的激进态度,表达了对人类登陆火星的坚定信念。尽管SpaceX的“星际飞船”发射计划遭遇了一些挫折,但马斯克坚信,无人登陆器将在不久的将来抵达火星,而载人任务可能在2028年实现。他个人对火星移民抱有极大的热情,甚至表示希望在火星上度过余生,当然,前提是能够安全登陆。
同样,从邮购书籍起家的电商巨头贝索斯也对太空探索充满热情。他创立的“蓝色起源”公司致力于星际旅行研究,并预测未来的太空经济规模将远超亚马逊现有的电商和云计算业务。贝索斯相信,太空旅行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数百万人口将在外太空生活,共同重建地球的生态系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太空探索持乐观态度。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地球问题的深切关注。他认为,与太空探索相比,地球上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疾病防控、教育资源分配等。盖茨指出,虽然星际旅行的成本对他来说微不足道,但他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慈善事业,拯救更多的生命。在他看来,冷静权衡之后,投资于地球比投资于太空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