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曾有一位日系车领域的佼佼者,它的名字与辉煌历史紧密相连——三菱汽车。回溯至2003年,三菱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达到了近15万辆的巅峰,其发动机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惊人,占据了35%的份额。在那个时期,长城、比亚迪、奇瑞等众多自主品牌车企,都纷纷采用三菱的发动机技术,作为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特别是三菱的4G6系列发动机,被誉为国产车的“心脏”,几乎成为了自主品牌车型的技术代名词。这款发动机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更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初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然而,这位昔日的“日系车一哥”和“技术三菱”,却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逐渐失去了光芒。2023年,广汽三菱位于湖南长沙的工厂被广汽集团全面接管,转型为广汽集团的新能源车生产基地,这也意味着三菱汽车在中国本土的汽车生产和新车销售画上了句号。
三菱汽车的衰退,并非仅仅因为“不重视中国市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三菱汽车所依赖的燃油发动机技术逐渐失去了市场。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达到了2260.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而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则同比下降了17.4%。这一数据表明,国内汽车市场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而三菱汽车却未能跟上这一步伐。
事实上,当比亚迪等自主车企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技术时,三菱汽车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变革。然而,面对这一挑战,三菱汽车却选择了吃老本,继续依赖其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技术。这种保守的心态,让三菱汽车错失了新能源市场的先机。
更为关键的是,三菱汽车在面临市场变革时,缺乏足够的进取心。当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时,三菱汽车却视而不见,继续坚持其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技术。这种对市场变化的漠视,最终导致了三菱汽车在中国的退出。可以说,三菱汽车的衰退,是其在新能源时代缺乏创新和进取心的必然结果。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经历,无疑是对这一道理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