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共计交付72,056台车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更是高达71.2%。这一季度的营收达到了190.09亿元,虽然同比增幅仅为9.0%,但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0.0%,相较于第一季度的7.6%有了显著提升。更令人瞩目的是,蔚来对于第三季度的预期极为乐观,预计交付量将达到8.7万至9.1万台,营收则有望在218.1亿至228.8亿元之间,两项指标均有望刷新历史记录。
在业务运营方面,蔚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第二季度投入约30.1亿元,同时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现金储备约为272亿元,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与业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蔚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正逐步显现成效。不同于业界将AI视为单一功能的做法,蔚来构建了一个涵盖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与生态的“四层栈”体系,实现了系统性的性能提升。其中,自研的5nm智能驾驶SoC“神玑NX9031”已经开始应用于量产车型,不仅在算力上提供了稳定支持,还通过纵向整合优化了成本结构,并增强了软硬件的协同能力。
蔚来推出的全域车载操作系统“SkyOS天枢”,采用“1+4+N”架构,实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辆控制等多个领域的跨域协同与快速迭代。这一系统架构使得新硬件上车后,软件功能能够迅速释放,缩短了用户感知到新功能的时间。
在算法与应用层面,蔚来将大模型技术引入车载助手NOMI GPT,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同时,通过引入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车机功能,将传统的“说明书”转变为可对话的实时知识库。在智能驾驶方面,NX9031与SkyOS的协同为高频OTA更新与复杂场景处理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与系统支持。
蔚来在换电网络方面的布局也为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优势。截至今年年初,蔚来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超过3000座换电站,并在7月宣布第1000座高速换电站落成,实现了国家主干高速网络的基本覆盖。这一高密度补能网络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补能体验,还通过收集时空数据与优化调度策略,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
从经营层面来看,蔚来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产品力的显著提升,进而推动了交付量与单车配置率的增长。同时,自研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协同应用,降低了对第三方供应链的依赖,有助于提升车辆与整车的综合毛利率。通过提升用户体验与构建换电生态,蔚来在增强用户粘性与促进复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蔚来也面临着一些短期压力与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平均售价下降,对蔚来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同时,高昂的研发费用与投资强度也对公司的现金流与毛利修复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市场的拓展也面临着关税、规则变化等多重挑战。
对于投资者与观察者而言,蔚来在第三季度的交付与营收兑现度、自研芯片与操作系统的落地节奏以及生态运营效率将成为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的表现将直接反映蔚来在技术创新、业务扩张与生态构建方面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