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案件在慕尼黑地方法院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中心是一对德国夫妇,他们声称在2023年不幸遭遇了黑客攻击,导致其私密照片被非法上传至互联网及多个成人网站。这次攻击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的心理负担,还迫使这对夫妇出于安全考虑搬家。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这对夫妇在非盈利组织HateAid的协助下,向谷歌爱尔兰分公司提交了超过两千个涉及个人隐私泄露的链接举报。他们依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的“擦除权”条款,正式对谷歌提起诉讼,要求立即删除所有已举报的照片,并进一步要求移除那些经过简单处理,如裁剪、镜像翻转或微调后的“近似”图片。
面对这一诉讼,谷歌方面回应称,从技术层面彻底清除此类内容确实存在挑战。然而,谷歌强调,公司已在内部启动了多项措施,致力于尽快将这些敏感图片从网络上撤下,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17条明确规定,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及时删除其个人数据。这意味着,一旦收到相关请求,数据控制者有责任立即采取行动,不得无故拖延。这一法规的实施,无疑为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防范黑客攻击、保护个人隐私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像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如何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同时,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