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光伏业内卷困境:BC技术成破局关键,产业调控需精准施策

   时间:2025-09-04 16:33:42 来源:商业观察杂志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行业普遍陷入亏损状态。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及TCL中环这五大领军企业,共计亏损达到了172.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隆基绿能虽仍处亏损,但情况有所好转,而其他四家企业则未见业绩回暖迹象,亏损状况反而加剧。

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形容上半年行业境遇为“步履维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也指出,在行业产能远高于需求的背景下,“亏本经营只是权宜之计”。

技术同质化被认为是导致行业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六个月,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多晶硅、硅片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各环节主流型号的价格较历史高位大幅下滑,降幅普遍超过66%。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被严重侵蚀。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同质化产品上,主流技术路线的推广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削弱了技术创新,缩小了产品差异,企业纷纷陷入“扩产-降价-亏损”的恶性循环。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会上表示,企业普遍降低开工率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只有通过技术进步,鼓励先进产能,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出清。

在海外市场上,中国光伏产品的表现进一步凸显了技术差异的价值。隆基的BC组件在海外市场享有显著溢价,热销70余国,证明了国际市场对高质量、高技术产品的认可。

钟宝申透露,BC产品在欧洲市场溢价明显,公司计划明年进一步提升BC组件在欧洲市场的占比,分布式市场的目标占比超过80%,集中式产品也将大幅提高市场占比。预计明年BC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综合占比将超过60%。

在行业整体亏损的背景下,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代表的BC技术企业却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净亏损同比收窄超过50%,爱旭股份同比亏损收窄86.38%,并在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BC技术的成功得益于其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和高市场需求。隆基HPBC 2.0技术已全面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良率稳定在97%以上。其HIBC组件更是将量产效率推至25.9%,功率突破700W,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效光伏产品之一。

爱旭股份的N型ABC业务同样产销两旺,上半年ABC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0%。BC技术不仅在效率上保持领先,在市场竞争中也展现出显著的溢价能力。

目前,光伏市场上BC二代产品的主流功率为650-655W。即便TOPCon技术采用各种新工艺提升功率,BC技术仍能保持20W以上的领先优势。同时,BC技术在降本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贱金属替代银浆成为降本的重要路径。

面对行业困境,国家相关部门已高度关注。8月19日,多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等要求。

座谈会上,有光伏企业建议,针对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电池环节仍处于技术快速变革期,应以技术标准作为行业调控的主要依据,淘汰低质低效产能,为高效优质产能留出市场空间。

这种区别对待的思路旨在避免“一刀切”限产带来的弊端,既能淘汰落后产能,又能鼓励高效、前沿技术的发展。随着BC技术降本增效空间的不断释放,其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引领光伏产业向高效、高品质方向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