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特斯拉Dojo落幕与Waymo版图拓展,自动驾驶行业技术路线分野渐显​

   时间:2025-09-06 03:23: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特斯拉宣布解散其耗时六年打造的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时,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分化正走向关键节点。几乎在同一时期,Waymo宣布将在丹佛和西雅图启动人工监督下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为商业化落地铺路。这场技术路径的抉择,折射出行业从单一技术探索向多元生态竞争的转变。

特斯拉的Dojo项目曾承载着马斯克对AI训练的雄心。2019年Autonomy Day活动上,这款专为FSD神经网络设计的超级计算机首次亮相,其命名取自日语"道场",寓意成为AI技术的修炼场。2021年推出的D1芯片与2023年投入量产的规划,曾让马斯克预言其算力将在2024年跻身全球前五。但现实与预期渐行渐远,2025年8月项目终止时,原计划投入的超10亿美元资金未能换来预期的技术突破。

技术路线的分歧在底层逻辑上早已显现。特斯拉坚持的纯视觉方案,试图通过8个摄像头模拟人类视觉系统,依赖全球数百万辆特斯拉车辆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这种"数据驱动"的模式需要超强算力支撑,Dojo正是为此而生。但马斯克最终承认,当所有技术路径都指向AI6架构时,Dojo2已成为"进化死胡同",取而代之的是由5万块H100 GPU组成的Cortex训练集群,以及与三星签订的165亿美元AI6芯片采购协议。

Waymo的扩张轨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技术哲学。这家谷歌旗下公司采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过"渐进式区域覆盖"策略推进商业化。2025年9月启动的丹佛、西雅图测试,将投放12辆捷豹I-Pace与极氪车型,延续其"人工监督+区域扩张"模式。目前Waymo已在5个美国城市提供付费服务,计划年内进入迈阿密、华盛顿等10个新市场,并与Uber合作拓展亚特兰大服务。

全球竞争格局中,中美企业的技术路径呈现差异化创新。百度Apollo Go早在2021年就在广州推出无人车服务,其北京首钢园项目更成为全球第二个面向公众的收费无人驾驶服务。文远知行将新一代Robotaxi GXR引入新加坡测试,开创东南亚市场先河。蘑菇车联的MogoMind大模型则代表另一种方向,通过70亿参数的通感算一体化设备,实时捕捉交通流量、行人动态等异构数据,感知精度超90%,已在8个城市落地。

特斯拉的Robotaxi服务仍在推进,但技术调整频繁。6月22日奥斯汀试点服务启动时,10-20辆改装Model Y以4.2美元固定费用运营。不到三个月,服务区域从初始面积扩展至171平方英里,远超Waymo的90平方英里。8月3日的安全策略调整中,监控人员座位从副驾驶移至驾驶座,以应对高速公路场景的复杂性。这种"快速迭代"模式,与其纯视觉方案的技术特性形成呼应。

行业专家指出,单纯依赖数据量提升模型智能存在物理极限。经济成本与数据质量成为关键制约——当训练数据达到PB级后,新增数据的信息密度可能下降,而算力需求仍呈指数级增长。特斯拉转向Cortex集群与AI6芯片,实质是从"自建算力"向"生态合作"的战略迁移。这种转变在华为ADS 4.0宣布具备高速L3试点能力时得到印证,显示头部企业都在探索技术路径的最优解。

自动驾驶的竞争已从技术参数比拼,转向生态能力与商业化落地的综合较量。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战略、Waymo的渐进扩张模式、中国企业的场景创新,以及蘑菇车联代表的AI网络路线,正在重构行业格局。当Dojo的硬件轰鸣声渐行渐远,全球自动驾驶产业正步入多技术路线并存的新阶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